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语文 《知识梳理.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 《知识梳理

青梅煮酒论英雄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上面是《三国演义》里我喜欢看的两段话。我觉得它是这部巨著的思想精髓:一股荡气回肠的英雄气。这部巨著里有无数个人物,也有许多个英雄。今天我就要青梅煮酒论英雄。   一、横流筑台距太行,气与理势相抵昂   曹操是三国霸主中最杰出的一个。   曹操文武双全。自幼攻读兵法,勤奋习武。他深谙兵法,又不似马谡纸上谈兵。曹操抹书间韩遂就可谓是离间计中的经典。   曹操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霸气。他纵横天下三十余年,吕布、袁术、袁绍……群雄皆灭,扫平中原。   在用人方面,曹操深知要信,又不能全信的道理。后人批评曹操残害了许多人才,但当我看到曹操在华容道大哭郭奉孝时,不禁为之动容。   我还是把曹操看成了一个悲剧人物,一个悲壮的英雄。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被许多保守的人称为奸雄;他奋斗了一生,统一了中原,却被罗贯中写为传遗命奸雄命终!这是一个历史背景下的悲剧,是在一种愚忠思想泛滥下的悲剧。还是《邺中歌》更客观: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二、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   诸葛亮是集忠、智二字于一身的英雄。   年轻时的诸葛亮可以说是恃才傲物。三顾茅庐的典故可以让我们对这一点深信不疑。然而我要说,凭孔明的智恐怕他还傲得谦虚了呢!   我佩服定三分隆中决策,一种吞吐天地的气概!每次翻到这一回,我都激动不已,尤其是那句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我佩服用奇谋孔明借箭,何等的智慧,何等的胸襟。那雾,如孔明的智慧,深不可测;那长江,如孔明的胸襟,豪放而宽广!   我佩服驱巨兽六破蛮兵,烧藤甲七擒孟获;   更佩服诸葛汝神、木牛流马……   而上方谷那滂沱大雨,又怎能不让人落泪!   受先帝托孤后的诸葛亮更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甚至先帝遗言如其(嗣子)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他也毫无二心,死而后已。   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   周瑜是个难得的人才:文武双全,才貌双全。他是个年轻的英雄。   三十六年的人生,很短暂,这不是一个无憾的人生,可绝对是一个无悔的人生!   难忘兵屯夏口,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一封假信,灭了蔡、张,伏了曹操。   难忘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早在出师之前,周瑜便看到了曹军北土未平,不熟水战,马无藁草,不服水土的四大忌。这正是一个杰出军事家才有的预见性。随后便将计就计,灭了蔡、张、使曹军练不成水战。而后用苦肉计,深入敌军,探听虚实--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后借东风火烧战船,逼得老贼败走华容道。长驱十万兵,扫平曹军八十四万。难怪程普感叹说今能如此,真将才也!   周瑜的悲剧完全在于量窄吗?我看不是。即便他不短命,为一个优柔寡断的主子卖命,又有什么好结果呢?   其实《三国》里的英雄还有很多。这三位只不过是三个代表而已。代表里没有刘备,这不是辜负了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原意么?我多少是从2000年后的眼光看2000年前的事的。所以我写了年轻领导周瑜,忽视了大命全靠的卢马的刘备;忽视了愚忠的关羽,称赞了反贼曹操;略写了诸葛亮的忠,详写了对智的无限崇拜……,但是,不管是写了的还是没写的,他们都是英雄。就如歌里唱的黄尘古道、烽火连城,物是人非的悲凉中,留下的是亘古不变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精神。   [评语]这是一篇高度凝炼的评论性文章。作者对所点评人物的叙述简洁,评价得体又有独到性,如曹操的霸气与悲壮,诸葛亮的傲扬、忠与智,周瑜的无悔的人生。此外,本文在选材上显示了高招的技巧,看似蜻蜓点水,实则抓住了要害,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复习:小说知识知识要点及检查背诵: ? 《赤壁赋》 导入:????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那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二.作者背景及解题:????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