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受欢迎与被拒绝幼儿自我知觉和同侪知觉之比较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55
民98,第40卷第1期 55-86頁
受歡迎與被拒絕幼兒自我知覺和
同儕知覺之比較研究
楊婷雅 * **
、王珮玲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受歡迎與被拒絕幼兒在自我和同儕知覺的差異情形。研
究對象篩選自 3所幼稚園的受歡迎與被拒絕幼兒,計有 68位,以及同儕 204位,
過程中以「自我同儕( )知覺量表」和簡要訪談方式,蒐集資料,並以相依樣本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相依和獨立樣本 t考驗進行分析,發現如下:
1.受歡迎幼兒自覺認知能力表現最好;被拒絕幼兒在自覺各層面的表現無顯著
差異。
2.同儕對受歡迎幼兒在認知能力、同儕和老師接受度三方面感受最深,被拒絕
幼兒則在同儕接受度、認知和身體能力的印象最深。
3.受歡迎幼兒自評在認知、身體能力和同儕 接受度表現高於同儕評分;被拒絕
幼兒自評在認知、身體能力、同儕和老師接受度表現高於同儕評分。
4.受歡迎幼兒對認知能力的覺察高於被拒絕幼兒;同儕知覺受歡迎幼兒在認
知、身體能力、同儕和老師接受度的得分高於被拒絕幼兒。
依上述結果,提出三點建議: 1 深入探索被拒絕幼兒對自我能力的高估;2
深入探索受歡迎幼兒對自我覺察的差異;3.深入探究攻擊型和退縮型幼兒的自我
知覺與同儕知覺的差異,以供教師教學輔導和未來研究的參考。
關鍵詞:受歡迎幼兒、被拒絕幼兒、自我知覺、同儕知覺
*
本文第一作者為高雄縣王公國民小學教師
**
本文第二作者(通訊作者)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56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
受歡迎與被拒絕幼兒自我知覺和
同儕知覺之比較研究
楊婷雅、王珮玲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社會心理學家 Cooley在 「鏡中自我」(the looking-glass self 的概念中指出,)
每一個人對他人都是一面鏡子,能反映出別人表現的樣貌,而我們對自己的看
法會依據他人的表現而形成,進而了解自己在人群中是否受歡迎或被拒絕的
(蔡慧玉,2005 )。但有趣的是Ladd 、Price (1986)和Phillips (1984)等人的
研究指出,幼兒有時會 高估或 低估自己的認知和社會能力表現,即幼兒本身對
自我的概念與別人對他們的知覺是不一致的。例如他人對於受歡迎幼兒的評價
是合作的、具同理心和領導行為,較少行 為或言語攻擊等負向行為(李雅芬,
2003 ;陳忠傑,2000 ;劉奕樺,1996 ;蔣惠珍,1986 ;Coie, Dodge Coppotelli,
1982 ; Dodge, 1983 ;Rubin, 1983 )。不過,Crick和 Ladd (1993)等人曾指出,
當受歡迎幼兒與他人互動有不舒服感覺時 ,他們會知覺並解釋是因為自己使用
不適當的方法,使得同儕互動產生了負面的結果。
至於被拒絕的幼兒,別人對於他們的評價大都是焦慮、孤單沮喪,是低自
我概念的(Patterson, Kupersmidt Griesler, 1990 ),不過在Finn (1984)的研究
中卻指出,他人雖對被拒絕幼兒的描述是「生氣的」 、「不快樂的」,但他們卻認
為自己並沒有比較容易生氣或者不快樂(引自 Patterson, Kupersmidt Griesler,
1990, p.1336)。
由上述國外的研究可知,無論是受歡迎幼兒或被拒絕的幼兒,在自我知覺
與他人知覺上是存在差異的現象。而學前階段是幼兒各項發展的關鍵期,特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