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北市万华儿童福利服务中心 - 财团法人立心慈善基金会
臺北市萬華兒童福利服務中心
1月號
The Little Bean’ s Family
日 期:民國94年01月01日 發 行:財團法人臺北市立心慈善基金會
地 址:臺北市東園街19號3樓 電 話:2332-0710;2332-0623
網 址:.tw/
e-mail:lishinc.child @
發行人:許水鳳 編 輯:楊浥詩
編?輯?的?話
回顧結束的2004年,全球人類歷經戰亂紛爭與大地反撲帶來的震災、水災,無論人為因素帶來的苦果,或大自然力量形成的現象,在在告訴我們,要記取歷史教訓,除了付出代價,還要刻不容緩的重建、亡羊補牢;傷痛憤怒、遺憾會隨時間落幕、結束,但學習反省、更加謙卑卻是不能停止的,科技進步、生活品質提昇,人類的認知發展與智慧是否有跟著進步?還是以天之驕子自居,沒有與萬物做和平共處…我們經過劫難,平安健康地走入下個年頭,要珍惜、感謝這份珍貴的福份,還要更加實在努力的經營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世界。
親?職?講?座?主?題?精?選
如何提昇孩子的社交能力(手足篇) 董媛卿老師(特教、兒童行為專家)
父母萬萬不可對孩子說〝我絕對是個公平的人〞、不自誇,因為沒人能完全做到,孩子感受也不同,讓孩子做評斷,如:我爸還滿公平的,或我媽雖不公平,但還滿講理的;繼親父母也別對孩子說〝我會把你當作親生子女〞(當然,婆婆也不打包票〝我把媳婦當作女兒疼愛〞)。
不管幾個孩子、家境如何,物資的提供分配要公平。小故事與例子:
給自己的和先生前妻的孩子吃點心,即使前妻孩子說不吃或不餓,就算放到壞掉,也不分給自己孩子吃掉,因為那份本來就是他的,可以先冰起來,等到他想吃再吃,別為了省30元,而被冠上不公平的罪名,這樣不划算,小孩子還不懂事、不成熟,會對小事挑毛病、在意〝你不是說過對我要像親生的嗎?〞。有的孩子較賴皮計較,有的不會,但也不因他不要求就不給。(孩子想要多吃,自己去跟他商量,他來決定給不給)
不要都由父母分配,你不吃、多的就給他吃,然後吃多的那個要幫忙洗碗,這樣是無法培養手足間施與受的關係的。
朋友的孩子,大的給婆婆要去帶,老二很會唸書,下面還有個弟弟:
大女兒自認是爺爺奶奶帶大,父母都沒付出→即使爺爺奶奶養,學費和零用錢都要提供,因為這本來就是應該的。這份親情可能很難挽回,不過該付的生活費,一點都不能少,因為她是自己的孩子。
老二好學也要求多,父母認為與學業有關、合理,便不吝提供,弟弟卻覺得錢都被她花光、不平衡→不讓會讀書的獨享資源,投資不見得能回收。
不要說:你姊念私立,我沒錢了,所以你不要念(大的還會笑小的沒讀書),也不說:我就這些錢,好好補習、將來負責教弟妹,責任壓力太大。
不叫孩子用獎學金支付任何東西,那是他努力得來的;孩子早出來做事,要幫他存錢,不是拿來養家;有些孩子懂事,為養家、供弟妹唸書而放棄學業,最後什麼都沒有,會怨父母,尤其父母沒歉意、體恤或感謝時,或認為你給我的錢就是我的,管我怎麼使用時。
養不起就不生這麼多孩子,生下來才說我沒辦法,借錢也要讓孩子唸書。
不贊同談長幼,現在人生的孩子少,不需要長男長女角色(生八個就要),要談『輪流』。若給予某個孩子較重的責任,相對將來要給較多的權益(如遺產),能做到嗎?如果大的都是壞處,小的獨佔好處,孩子會不平衡。
前例賺錢養家的老大回過頭怨父母,要是父母能說句抱歉,就能使孩子平復,最怕套用自己童年經驗說〝我以前小時候做更多,你計較什麼!〞
早點看開靠自己,才不會想父母的財產,或做多少、得多少,自己能獨立,對『不公平』雖難過但可看開,不會產生依賴心態,也要讓孩子知道靠自己較實在,爺爺奶奶再怎麼偏心也是長輩,要懂得禮尚往來。
希望手足友愛,要特別獎勵,這不是天生的。鼓勵幫忙,也要被幫的表示感謝,主動幫忙要大大讚美強調。手足情感要培養,父母一起玩、機會教育,別等孩子吵架,才去當〝判官〞,玩到大家都守規則才離開,事後〝玩得很開心,去吃豆花〞,藉此強調喜歡家庭融洽氣氛,營造你對我好、我對你好、互助的感覺,才不會交朋友反對外人(他不會分享家庭資源)好。
不贊成手足競爭:不說〝看誰比較棒!〞,要強調每個人特色,不然想贏對方又不服氣,要培養互助寬容與和氣,拿孩子比較太殘忍,雙胞胎也是,如果兒女內鬥爭寵、打擊、佔便宜,父母教育一定有問題;手足應有起碼的對待,對孩子公平,相處愉快經驗多、互助受讚美,即使父母過世,彼此也會照應,不用對孩子耳提面命,平時有實踐,孩子自己就會做。
繼親家長的教養原則:對前妻(夫)孩子,不要認為『我要當他媽(爸)』,這樣責任壓力大,孩子也無所適從,不要僭越原生父母角色,讓孩子叫你阿姨或叔叔沒關係,扮演好照顧者角色,他父母永遠是他的父母,你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