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京大学网络学院期末考试(大学语文).doc

南京大学网络学院期末考试(大学语文).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京大学网络学院期末考试(大学语文)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考试试卷 一、依据《资治通鉴》“赤壁之战”的文本,具体说明司马光等历史家在刻画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鲁肃、黄盖等人物时采用了哪两种主要手法?请一一填写下表空格举例说明。 人物 手法 记言 行为描写 曹操 记言(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行为描写 孙权 记言(诸葛亮欲用激将法使孙权下决心抗曹——“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孙权则一言挑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显示了其英雄气概,并进而机智的询问刘备一方还有多少实力:“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当听到诸葛亮介绍刘备尚有二万多兵,并听了曹军的种种不利因素之后,“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行为描写(孙权在决策过程中的看似“犹豫”的行为,正是其深思熟虑的表现。表现为三个考察:一是考察曹军虚实和同盟刘备的实力。为了了解曹军。立即召见诸葛亮。 诸葛亮 记言(他行前对刘备说的是“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事实也是如此,但对孙权,他从不明提“求救”二字,而是一味动员孙权拒曹,因为只要孙权拒曹,刘备就自然得救了,只要能借孙权的力量击败曹操,刘备就可以乘机为自己争得地盘了。 行为描写(诸葛亮是刘备的使者,以友军代表的身分对孙权进言,必须保持不亢不卑的态度。 周瑜 周瑜是东吴主将,说话慷慨豪迈,和鲁肃的语气又不相同。鲁肃反复说的是不能“迎曹”,周瑜则口口声声要“禽操”“破曹”。他见了孙权,一开口就直斥曹操是“汉贼”,“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他对双方实力的分析和诸葛亮的分析基本一致,但更详尽具体,他的一些话里,也流露出一点骄矜之气,这正反映了周瑜少年得志的心理状态。他主动要求率军出战,充分表现了一个大将的才略和勇气。 鲁肃 记言(鲁肃是孙权手下的大臣,他劝孙权拒曹,主要从孙的切身利益来进言,对于张昭等人的迎降论,他以臣子、国君地位不同,迎降后果也不同的分析,委婉而有力地劝孙权“莫用(张昭)众人之议”,还以“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一句话,触及孙权的灵魂深处。他句句为孙权着想,表现了对孙吴的忠诚,也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卓越口才。 行为描写 黄盖 记言 行为描写 二、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的末尾评论道:“《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请把这段评论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分析这段评语体现了司马迁的什么态度? 答:《论语》说,“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自身行为不正,即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我看到李将军诚恳朴实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于言谈。到他死的那天,天下认识和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他那忠实的品格的确得到士大夫们的信赖么?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说话,可是树下自然会被人踩成一条小路。”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却可以用来说明大道理呀。 1、总说——凡十有(yòu)八人。一角漫灭,存十五人有(yòu,通“又”,连词,连接整数和零数)半。 2、分说—— (1)凡未渡者五人:…… (2)方渡者九人:…… (3)又一人已渡者…… 3、按:……(发表议论) 四、《世说新语·政事》“陶公性检厉”一则:“陶公性检厉,勤於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後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後犹湿,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後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请用自己的话复述:作者是用了哪三个例子来刻画陶侃性格之细致严格的? 答:作者用以下三个例子来刻画陶侃性格之细致严格的: 1、陶侃命令监造船只的官员将锯木屑全都收集起来;正月初一集会下雪时,用锯木屑铺盖在台阶上; 2、陶侃叫人把毛竹头收集起来,后来组装船只,这些竹头全都用来做竹钉; 3、陶侃曾在当地征调竹篙,有一位主管把毛竹连根拔出,就用竹根代替铁足,陶侃便把他连升两级加以任用。 五、(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请问《荀子·劝学》中的这两段话各是什么意思?它们分别给您什么启发? 答:第一段话的意思是: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再好的马一步不能走十步,再坏的马走十步要归功于它的不懈努力.这就象是你雕刻东西,如果说在雕刻中途而费,就是一块朽木头,也不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