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学方法(一) - 辅仁大学学术资源网
治學方法緒言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王金凌
治學方法緒言講義目錄表
1 課程目標、學的對象、方法概念分析 2 學位論文的緒論、結論與書目 3 研究史撰述舉例 附1:「方法」評論舉隅 附2:通往專家心智之路 附3:禮記儒行。呂覽士容論 附4:學生問報告寫法。 附5:古文寫作訓練方法
一 課程目標──以論文評論培養研究眼光
本課程的類似名稱有「方法學」、「學術論文寫作指引」、「論文指導」等等。這類課程的內容是從論文題目的醞釀到論文完成整個過程所涉及的問題。這整個過程可以分述如下:
1 從閱讀中釀出疑問、主導觀念,而初步形成論題。
2 根據論題蒐羅相關文獻與學者研究的結論,而後分析、整理出研究史。
3 比較初步形成的論題和研究史的結論,而修改研究論題,以便整齊舊說、或修正、補充、增益舊說,而提出自己的研究結論。
4 根據論文格式撰寫論文初稿。
5 論文修訂完成。A 「學」的意義和對象
「學」在傳統上訓為「覺」,有非常深刻的意義。「覺」本指感性之知,引申而包含了理性之知。無論感性之知或理性之知,都使人有所知,其所知是知識。但是訓為「覺」的「學」卻不是指感性之知和理性之知所得的知識,而是指是覺悟。覺悟有其對象,因此,可問:「覺悟了什麼?」「所覺悟的是不是究竟的?」覺悟的對象不可能是感性之知和理性之知所得的知識,否則「覺」只有覺知的意義,而沒有覺悟的意義。感性之知和理性之知所得的知識既然需要覺悟,顯然有其弊陷或不是究竟,否則不需要覺悟。那麼這種知識何以有其弊陷或不是究竟?以下藉附錄<道德經的虛靜世界>來說其中原委。而所謂學術研究的利弊自然顯白出來。
從附錄<道德經的虛靜世界>中的說明可以看出,「學」含有兩層意義,一是關於生存的知識,一是關於覺悟生命困境的知識。結合此二者而有覺悟的實踐,即悟後起修的證悟。因此,既然生而為人,就必須廣泛學習關於生存的知識,而不是只學習恰好足夠生存的知識。如果只學習恰好足夠生存的知識,就像動物本能恰好足以生存,而無法對自己的生存狀態生起反思、內省。如果對關於生存的知識瞭解得越廣泛,越能在生存之餘反思、內省自己的生存狀態,而踏上覺悟之路。而研究論文就是更廣泛而深切的理解關於生存的知識。它一方面磨鍊自己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培養自己覺悟的契機。
B 「方法」概念的指涉
研究是個思維活動,是個理解對象的認知活動。研究常會提到「方法」,可是,什麼是「方法」?不問,似懂;既問,似乎又說不清楚。「方法」一詞在語用上常指人們正確認識事物或完成工作的憑藉或工具。例如教師對某個學生說:「你的方法不對,所以讀不懂。」教練對球員說:「你的方法不對,所以球投不進去。」因此「方法」必定指認知或工作過程中的某一部分。研究是理解對象的認知活動,在認知的過程中,人秉其知覺和理性能力而認識事物,那麼,「方法」究竟指其中的那一個部分?為了便於把握關鍵,姑且先從嬰兒的認知現象來觀察。
初生嬰兒只能以本能的感官知覺去接受或排斥物體。由於感官知覺功能的限制,他對具體物體的認識就限於形狀、顏色、聲音、溫度、軟硬、味道。這些認知本能的聯繫到生存欲望,而對所覺知的對象予以接受或排斥。嬰兒所認識的事物不是孤立的,而是被組成關係。例如:「母乳」不是孤立的被知道,而是以「母乳──可吸──飽──滿足」(「對象──使用──利害」)的方式被知道。如果以裝在奶瓶的牛奶餵他,以嬰兒既有的物質知識,他會先排斥。在不得已而接受之後,他認識了牛奶,而形成「母乳、乳房/牛奶、奶瓶──可吸──飽──滿足」(「對象/同類對象──使用──利害」)的物質知識網。嬰兒的知識網就以這種方式擴大。
嬰兒的物質知識網不僅在接受排斥中形成、擴大,還會主動運用既有的知識網去操弄新事物,於是發覺既有的知識網有時有效,有時卻無效。例如:嬰兒從經驗知道瓶子裏會流動的東西可以吸,如果他好奇而抓起裝水的奶瓶來吸,覺得沒有味道,但是口腔舒服,就慢慢的吸光。這時他既有的知識網是有效的。但是如果他抓起來的奶瓶裝了苦藥水,他吸一口,便立刻吐掉。這時他既有的知識網是無效的,他既有的知識網用錯了對象。他知道既有的知識網不能用在所有的對象,而在經驗中再逐漸形成另一套知識網。
從嬰兒的認知現象可以歸結出下列過程:認知能力/知識網絡──認知──對象──納入知識網絡/理解──無法完全納入知識網絡知識──調整既有知識網絡──運用知識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稱為「方法」者發生在「知識網絡」及其運用。「知識網絡」內包含了邏輯、複雜經驗內容之間的關係模式、複雜經驗內容所構成的系統知識、和操作程序。四者都可以稱為方法。其中,關係模式是對象意義得以明確的來源。它可以稱為認知結構(structure or schema),提升到學術研究就是「分析模式」(如MAX WEBER的ideal type )。而各物體在其關係網中具備且發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构建中国特色的“ 不分年龄、 人人共享” 的社会 - 人口研究 - 中国人民大学.pdf
- 极坐标式数控机床的运动控制研究 - 燕山大学学报.pdf
- 板(加筋结构的组合优化 - 吉林大学学报.pdf
- 构建理想化模型深化“概念”本质 - 物理通报.pdf
- 枣粮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时序动态 - 应用生态学报.pdf
- 某县市民众对慢性病连续处方笺的知识及使用行为 - 台湾临床药学会.pdf
- 权利金分配 - 产学合作营运总中心.ppt
-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心理学思想述评.pdf
- 标准化与反垄断制度专利许可.ppt
- 架构导向库存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之研究 - 工商管理学刊.pdf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