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中国史学史-3-正史的创立:秦汉史学
首先,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司马迁就历史变化提出了阶段性看法,时代越近、变化越大的史事,记载得越详。在《史记》十二本纪里,夏、商、周各1篇,比《五帝本纪》详细。秦写了《秦本纪》,又写了《秦始皇本纪》。汉代是每个皇帝1篇(吕后也占1篇)。表,三代有1篇,记了世系,而无年代。十二诸侯是年表,六国也是年表。楚汉之际变化很大,是月表。汉兴以来则一共有6个表。 其次,司马迁重视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革。由于时势变化,陈旧的政策法令会造成种种弊病,社会要前进,就必须变革旧制,荡涤积弊。司马迁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一再提出“承敝通变”的命题,精辟地论述变革如何使国家走向强大、社会摆脱困境的历史经验。如对商鞅变法的充分肯定,对秦亡汉兴原因的探索。 第三,“见盛观衰” 的思想。不止于观一世之盛衰,而在于盛中观衰。 司马迁从曲折复杂的历史进程中总结出“承敝通变”和“见盛观衰”两种变化法则,丰富了古代的历史哲学。他强调“通”和“变”,表明了自觉探求历史规律、法则的努力。 历史文学上的成就 善于描写人物,所写的信陵君、侯赢、廉颇、蔺相如、荆轲、项羽、韩信、樊哙、周亚夫、汲黯、李广等的形象,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文学上为传记文学开辟了天地。 从史学的角度看,最重要的还在于《史记》善于透过人物的言语、活动和遭遇,去揭示当时的政治情况,以说明、判断历史问题。如《孙子吴起列传》、《商君列传》、《李斯列传》 、《淮阴侯列传》和《萧相国世家》 等。 善于运用“寓论断于叙事”的手法。 擅长写人物的对话,并注重刻画人物说话的口吻,表现其神情风貌。 善于写场面、写战争。 2.5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史学发展意识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於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春秋辩是非,故长於治人。……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 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於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 “家”本来是社会组织单位的概念,把“家”用到学术领域,称具有独立思想体系的流派为“家”,是经过相当长过程的。《荀子》、《韩非子》、《庄子》书中有关学派的评论对此都起过推动作用。 司马谈论述各家学派,见解更超过前人。他所特别推崇的道家,是融合各家之长、能随时适应客观变化的道家,这与老庄的道家不同,表明了司马谈吸收各家之长,自成一家的抱负。 司马迁,立志把著史这一家学跟作为独立学派的“家”统一起来。司马迁对此看得格外意义重大,说:“‘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深刻认识到史学的社会作用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重视对历史撰述宗旨的阐说 历史哲学层面 体裁体力层面 认真辨析历史文献,提倡“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故谓之实录。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五帝本纪》后论 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记,尚矣。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著。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纪元年,正时日月,盖其详哉。至於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不可录。故疑则传疑,盖其慎也。 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夫子之弗论次其年月,岂虚哉!於是以五帝系谍、尚书集世纪黄帝以来讫共和为世表。 ——《三代世表》序 司马迁所著《史记》,在历史观点、历史编纂、历史内容、历史文学这几个重要方面,都大大迈越了前人、达到了当时所能达到的辉煌成就,这不仅使司马迁本人以其著述“成一家之言”,而且也使史学得以在意识形态领域卓然自立而“成一家之言”。 从司马迁到袁腾飞——关于“袁腾飞现象” THE END * 汉文、汉景时晁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