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微软失落十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回顾微软失落十年

回顾微软失落的十年 导读: 今年8月号的《名利场》(Vanity Fair)杂志刊文,对微软失落的十年进行了深入解读。由于官僚主义盛行,以及制度设计缺陷,导致这家曾经不可一世的软件巨头裹足不前,屡屡错失发展机遇。 消极制度设计   微软失落的十年可以称得上是美国商业史上最大的谜团。两度获得乔治?波卡奖(George Polk Award)的库特?爱琴沃尔德(Kurt Eichenwald)希望解开这个谜团,为此,他研究了微软“不可思议的愚蠢决策”,最终认为,这完全可以成为商学院的案例,专门用于研究“成功陷阱”。   通过数十次采访以及大量的公司内部文件——包括最高管理者之间的电子邮件往来——爱琴沃尔德史无前例地向外界展现了现任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领导下的微软的生存状况,并发表在8月号的《名利场》上。今天,苹果仅凭iPhone一款产品,就超过了微软所有业务的收入总和。   爱琴沃尔德揭示了一种名为“员工排序”(stackranking)的管理系统。在这种系统中,每个部门都要将特定比例的员工归入卓越、优秀、普通和糟糕四大类别,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微软的创新能力。“我采访的每一个微软现任和前任员工都认为,‘员工排序’是微软内部最消极的制度——所有人都这么认为。这已经导致不计其数的员工离职。”爱琴沃尔德写道。   一位微软前软件工程师说:“如果你供职于一个10人团队,却在就职第一天发现,无论大家表现多么优异,总有2个人会得到好评,7个人得到中评,1个人得到差评,那就势必把精力放在内斗上,而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外部竞争。”   爱琴沃尔德问微软前工程师布莱恩?寇蒂(Brian Cody),微软是否会根据工作表现对他作出评价。寇蒂说:“一直以来,我是否是一名出色的工程师都不太重要,更重要的是,我要在一众管理人员中冒尖儿。”   (“他们曾经嘲笑IBM,但现在却变成了自己曾经鄙视的那种企业。”微软前经理比尔?希尔(Bill Hill)说。) 2、错过电子阅读趋势   在微软任职16年的营销经理艾德?麦卡希尔(McCahill)说:“你眼看着Windows Phone现状不佳却无能为力,只能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微软是怎么浪费掉Windows CE的领先优势的?那类设备曾经大幅领先,优势多达数年。但他们却弄得一团糟,原因就是官僚主义。” 据爱琴沃尔德介绍,微软早在1998年就开发了一款电子阅读器原型产品,但当技术团队把方案提交给比尔?盖茨(Bill Gates)时,立刻被他否决了,他认为这不符合微软的传统。“他不喜欢那个用户界面,原因是不像Windows。”曾经参与该项目的一位程序员回忆道。   “参与该项目的团队不再直接向盖茨汇报工作,而是被编入了专门为Office开发软件的主要产品团队。”爱琴沃尔德称,“很快,这样一个原本负责梦想和创意的团队,却要为利润患得患失。”该技术团队创始人史蒂夫?斯通(Steve Stone)说:“我们已经不能再集中精力开发对消费者有用的技术了,而是要整天思考‘如何赚钱’这样的问题。”   一位微软Office部门前主管对爱琴沃尔德说,电子阅读器项目被否不仅是因为对盈利急功近利,真正的问题在于触摸屏。“Office是为键盘设计的,不是为触控笔和手指设计的。”他说。   微软高管称,该公司对Windows和Office的过度忠诚屡次导致其未能迎合新兴技术。“Windows就是上帝——一切都要以Windows为准。”斯通对爱琴沃尔德说,“对部门中一些有权有势的人来说,是否在移动计算中提供比PC更清爽的用户体验并不重要,正是他们扼杀了当时的项目。” 3、与社交网络擦身而过   有一次,MSN Messenger的一位年轻开发者发现,同事的孩子可以用AOL的AIM发布状态更新,微软的产品却不具备这一功能。“正是这一趋势造就了Facebook,人们可以在某个地方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持续的意识流。”他对爱琴沃尔德说,“AIM的主要作用不是聊天,而是随时查看好友在做什么。”   当他向老板提出Messenger缺乏短信功能时,那个老男人反驳了他的担忧:他不能理解年轻人为什么会在乎区区几个单词。“他完全不理解,”那位开发者说,“正是因为他不知道或者不相信年轻人对这类应用的使用方式,我们才对这一趋势视若无睹。”   “我觉得微软就是科技界的希尔斯百货(Sears),”微软前营销经理科特?马西(Kurt Massey)说,“在40、50和60年代,希尔斯百货如日中天,但现在却门庭冷落。这就是微软的命运,它再也不酷了。”   “他们曾经嘲笑IBM,但现在,他们却变成了自己曾经鄙视的那种企业。”微软前经理比尔?希尔(Bill Hill)说。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