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市卫生监督工作面临形势与任务
我市卫生监督工作;一、我国卫生监督执法制度的发展回顾 ;(一)国家卫生监督制度 ;从建国伊始:建立卫生监督制度和体系
1953年:国家卫生部成立卫生监察
1954年:部分省、市卫生厅(局)和卫生防疫站相继成立了卫生监督科(室)
文化大革命中:卫生监督队伍被解散;1982年:《食品卫生法(试行)》颁布后,以食品卫生监督为龙头的公共卫生监督队伍得到全面发展
1989年:卫生部成立了卫生监督司
随后,我国的卫生立法加快步伐, “二法五条例”构成了公共卫生监督工作法制化的基本框架,卫生监督队伍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卫生监督执法主要由防疫站承担,人员主要由卫生防疫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其执法主体转为卫生行政部门;1996年:卫生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监督体制的意见”,各地加挂牌子,缓解了主体错位的矛盾,但关系仍未从根本上理顺
2000年初:国家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卫生监督队伍建设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目前,全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去年底安徽已完成改革 ;我市也于2003年12月15日正式完成体制改革并挂牌
合肥市卫生监督所 正式成立
;(二)我国卫生监督队伍管理研究;1、卫生监督人员总量及其发布
全国90年代后增长很快。到1996年全国已有各类卫生监督员8.85万人,1998年全国卫生监督员占报告地区入口数的比例是6.9人/万人
省、市、县三级的分布总体上,省级占1~5%、市级占15~25%、县级占70~80%。我省情况为:80:1020(1:12.5);我市含铁四局共计有249名卫生监督员,每万人口0.57名监督员
1997年全国卫生监督员调查中我市情况为:市级行政机关监督员10名,市级专业机构监督员57名(此次核编60人);全市含区监督员149名(1.49:1),按合肥发展规划的300万人口计算,监督员数量是远远不够的;2、卫生监督员年龄结构
全国情况:36岁占50%,36~50岁占34.4%,50岁占15.6%
我市情况:30~50岁占67%,30岁占23%
;3、卫生监督队伍学历构成
1998年全国卫生监督员大专以上学历者占总数40.5%,无学历比例为11.0%,已提前实现预定目标
我市(含县区)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50.2%,市级机构大学本科以上即达到了52.2%,县区级中专学历为主(占58.8%);4、卫生监督队伍专业构成
全国监督员所学专业主要集中在卫生、医药专业,占总数65%以上,我市已占到83.2%
5、卫生监督员的职称构成
到1998年底,全国监督员职称高、中、初、无职称比例为5%、25%、60%、10%
合肥为:9.7%、54.5%、37.2%、0%;二、目前卫生监督工作面临的形势;(一)专家谈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钟南山:食品安全问题已成破坏男女生育能力的祸首
而这些和农药、添加剂、防腐剂和催生剂的过量使用都有很大关系。鱼塘下面铺设一层“环丙沙星”可防治鱼病,但也是一种催生剂,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今年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要求制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解决“多头执法”
认为我国涉及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有近10个部门,从事人员已达到百万之众,但相互依赖,力量在推诿中消耗掉,部门之间形不成合力,监管责任落不到实处
食品安全成为一个遍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 ;化妆品所致皮肤损害:卫生部公布2003年化妆品皮肤病监测情况显示:截至2003年11月,5家医院诊断发现化妆品皮肤病565例,以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最为常见,其它依次是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化妆品痤疮、化妆品毛发损害、化妆品光感性皮炎和化妆品甲损害
引起上述皮肤病的化妆品共12类合693种,由普通化妆品引起的占57.9%;由特殊用途化妆品引起的占31.3%;由美容院自制产品和“三无”产品占10.8% ;引起化妆品皮肤病的主要原因为:
1)化妆品卫生质量不合格,如化妆品中违规添加禁用物质或限用物质超标
2)消费者具有过敏体质、选择化妆品不当或使用不当
3)标签、说明书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
4)美容院对消费者施用化妆品不当 ;职业危害情况:
据专家指出,今后十年,我国职业病发病将进入高发期,其中要特点是职业危害不断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从境外向境内转移,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北京:从事建筑业急性中毒多,主要是在建筑单位打工的外地民工,近几年每年都有死亡病例
上海:职业病检出率明显下降,但是在2000年和2001年,职业病报告数有所反弹
重庆:近年职业性中毒人数呈上升趋势,全市小煤矿、小矿山的尘肺病人,近几年增加了几倍;广东:1000万人受职业病威胁,有患职业病的条件
湖北:病死率全国居高,各类职业病中罹患尘肺病的职工最多;(二)消费者关心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韭菜、菠菜等绿叶蔬菜担心农药超标
像火腿等熟肉都不太敢吃
毒大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