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短路比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effectiveness of short circuit ratio index for multi-infeed hvdc system.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短路比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effectiveness of short circuit ratio index for multi-infeed hvdc system
第32卷第11期 电力自动化设备 V01.32No.11
ElectricPowerAutomation
1月 Equipment NOV.2012
@2012年1
多馈人直流输电系统短路比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黄弘扬,徐政,许烽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从多馈入直流系统功率稳定性角度出发,基于两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简化模型,研究了多馈入直流系统
功率稳定性与多馈入有效短路比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多馈入有效短路比不能完全反映直流系统
的功率稳定性,两者之间难以建立明确的定量关系;当受端电网直流馈入数较多时,各回直流系统的临界多
馈入有效短路比将可能远小于1.5。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多馈入;有效短路比;功率稳定;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M713 文献标识码:A
恢复等动态特性1卜M].但对于能否利用该指标对这
0 引言
些动态特性进行定量评估等重要问题一直都缺乏有
随着越来越多的直流工程[1-。]的投运.我国部分效的研究验证[15]。
地区电网(如南方电网、华东电网)已经形成了典型 本文从多馈人直流输电系统功率稳定性[16]的角
的直流多馈入受端系统结构.而且在规划中还将会有 度m发,以两馈人直流输电系统简化模型为基础,分
更多的的直流线路落点于这些区域.交直流系统之问 析了多馈入有效短路比与多馈入直流系统功率稳定
和各直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特性将更加复杂。多 性之问的定量关系.并着重探讨了以下3个基本问题。
直流落点问题将更加突出[5-加]。 a.多馈人直流系统功率稳定性和多馈入有效短
传统上.对于单馈人直流输电系统.直流逆变站 路比指标之间是否存在明确的定量关系?
ShoaCircuit b.多馈入直流系统逆变侧换流母线的临界多馈人
交流母线的有效短路比ESCR(Effective
Ratio)是评价受端电网电压支撑能力和接受直流功
有效短路比CMIESCR(CriticalMulti.InfeedEffective
率能力的重要量化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受端电网的结 ShoaCircuitRatio)是多少?
构设计和运行分析。在典型换流站设备参数下,单 c.能否沿用单馈入直流系统中的有效短路比判
馈人直流系统逆变站交流母线的临界有效短路比 据.以多馈入有效短路比是否小于2.5来判断多馈人
EffectiveShortCircuit
CESCR(Critical Ratio)约为
直流系统的功率稳定性及其所联交流系统的相对强弱?
1.5:当有效短路比低于1.5且整流侧和逆变侧分别
采用定功率和定熄弧角控制方式时.直流系统将无法 1系统模型
保持功率/电压稳定.并将继而导致整个系统无法稳 本文采用图1所示的两馈人直流输电系统简化
定运行。因此,在预留一定稳定裕度的前提下,一
模型进行研究。该简化模型属于准稳态模型,其交
般认为逆变站交流母线有效短路比小于2.5的受端
流系统采用戴维南等值电路表示。由于逆变运行
系统为弱系统.需要考虑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提升受端
时,直流系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多功能厅和会议室智能化音频工程设计——兼述上海电信大楼会议室和多功能厅扩声系统 intelligent audio engineering design for multi-function conference room——above with shanghai telecom building meeting rooms and multi-function hall amplification system.pdf
- 多管齐下为增利.pdf
- 多核并行计算技术在电力系统短路计算中的应用 multi-core parallel computation technique for power system short-circuit faults analysis.pdf
- 多核集群任务分配问题复杂性分析 complexity analysis of task assignment problem on multi-core clusters.pdf
- 多核狂热时代即将来临 multicore mania is here to stay.pdf
- 多规约分析测试系统在500kv集控中心的研发与应用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esting and analysis system for multi-protocol in 500kv centralized control center.pdf
- 多核自适应迭代lssvr的模拟电路性能评价策略 strategy for evaluation of analog circuit performance based on adaptive and iterative lssvr with multi rbf kernel tuning.pdf
- 多换流器并联运行的直流输电工程暂态过电压 transient overvoltage of hvdc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 with parauelly operated converters.pdf
- 多核调试新方法探讨 new methods to multi-core debug.pdf
- 多换流器式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的多目标控制策略 multi-objective control strategy of multi-converter 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troller.pdf
-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辅助协调控制设计 design and research of multi-agents coordinated control in multi-feed hvdc.pdf
- 多馈入hvdc的模糊自适应协调阻尼控制器设计 design of fuzzy adaptive coordinated damping controller for multi-infeed hvdc system.pdf
- 多馈入直流系统的量化分析指标及其应用 the index parameters for analyzing multi-infeed hvdc systems and their applications.pdf
-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影响因素的分析与仿真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mmutation failures in multi-infeed dc system.pdf
- 多馈入直流系统协调控制综述 survey on coordinated control of multi-infeed dc systems.pdf
- 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 study on voltage stability of multi-infeed hvdc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pdf
- 多馈入直流系统换流母线电压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同时换相失败的研究 study on voltage interaction among converter buses and simultaneous commutation failure in multi - infeed direct current system.pdf
- 多馈入直流线路的交直流混合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研究 methods of the static voltage stability in multi-infeed acdc system.pdf
- 多类扰动下系统综合性能的评价 many types of disturbance system performance evaluation.pdf
- 多粒度并行计算集群研究与应用 hybrid programming cluster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