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活世界肉身与艺术梅洛庞蒂.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活世界肉身与艺术梅洛庞蒂

臺大文史哲學報 第六十三期 2005年11月 225~250頁 臺 灣 大 學 文 學 院 生活世界、肉身與藝術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 )、華登菲 (Bernhard Waldenfels )與當代現象學 ∗ Mathias Obert 摘 要 以「生活世界」(Lebenswelt )為核心來討論近來現象學界所發生的 轉變與「生活世界」緊密關聯的「肉身」(Leib )。藉引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 )與華登菲(Bernhard Waldenfels )的幾個論點來探索肉身生 存與感官知覺各種現象,從現象學的美學角度來討論一些前衛藝術體驗, 試圖顯明當代現象學置於跨文化思想時勢下之特徵,及其對道德教育和個 人修養之價值。結論解釋,所謂「描述現象」之方法,至今如何漸漸轉變 成一詮釋實踐,即「使變更之現象說」(transformative Phänomeno-logie )。 關鍵詞:生活世界 肉身 藝術 現象學 梅洛龐蒂 華登菲 94.5.9 收稿,94.10.27 通過刊登。 ∗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亞非學院漢學系助理教授 226 臺 大 文 史 哲 學 報 本文將以「生活世界」此一觀念作為焦點,討論在現象學界所發生的主要 轉變與其對人文思想所引致之影響。依此觀點,希望能夠顯明處於跨文化思想 時勢之下的當代現象學之大義。當代現象學一邊讓我們看清肉身生存與感官知 覺如何牽涉我們個人道德行為和教育、修養過程;另一邊,它令我們更加注意 到,在我們的理解中,所謂「描述現象」之方法本身,因為生活世界必然受到 歷史、文化、語言等各個要素所限,所以,如同本文最後一節所解釋,「描述 現象」從原來意圖單純作為超驗認知、學術課題,到今天業已轉變成一永不停息 詮釋實踐以及一種「使變更之現象說」(transformative Phänomeno-logie)的過程。 「使變更之現象說」含有兩個重點。其一,以中間帶著破折號的「Phänomeno-logie」 代替表示一種學問的正常術語名詞「Phänomenologie」,是為了要強調,此學問 不僅是單純屬於認知活動之客觀研究,同時也等於「話說」(從希臘文légein 與lógos一般意思)、溝通活動,亦即是言語上的行為。其二,當我們藉著現象 學分析、還原以描述為主之思索態度來論說世界時,除了更改見識以及整個視 域之作用以外,這麼一個特殊的言語行動一定還會影響到聽者或讀者面對其個 人生活世界和自己本身所執具體態度,甚至於會促使他更改其以正常生存行為 連續不斷所「體認」而「活出來」之生活意義的一整個範圍。所以應該承認, 透過開發、創造性的言語行為,現象學這個哲學論說便會使人改心革面,即筆 1 本文接下來以擴大視域與提舉具體例子的方式,希 者嘗試闡述的「使變更」。 望能將此論點更清晰地表現出來。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歐陸整個人文科學中目前受到相當注意的這個思想潮 流,首先要藉法國人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 1908-1961)與其德國學 生華登菲(Bernhard Waldenfels, 1934-)兩位現象學大師的思想來闡釋三個關鍵 題目,即「世界」、「肉身」與「藝術」。 這兩人是戰後德法兩國現象學的翹楚,他們所致力的研究,可說是近十幾 年來現象學躍出校園哲學而受到廣泛關注的一次現代哲思運動。他們對人生的 一些基本探討、見識和結論是從戰前一九○○到一九四○那個時代胡塞爾 (Edmund Husserl)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一般說來,戰後現象學無可避免地 跟隨胡塞爾哲學的進程,特地改進和完成胡塞爾原先有關「世界」和「肉身」 這兩個現象的體會與理解,不過,結果卻使現象學潮流完全脫離了意識哲學的 範圍。要了解近來現象學不自主地經歷了朝向多元性、歷史性的「文化」和個 1 一般用「轉換」、「轉化」等詞彙翻譯德文「transformieren 」,不足以使讀者明白「致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