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付晓东.pdf

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付晓东.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付晓东

DOI:10.14017/ki.2095-5766.2013.02.024 区域经济评论 2013.02 REGIONAL ECONOMICREVIEW 【区域经济学流派评析】 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付 晓 东 摘 要:理论研究总是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的。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的深化和推进,同样离不开社会实践提出的挑 战。当前正值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蓬蓬勃勃发展的区域经济实践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解答,有 许多操作需要理论的支持。极有必要回顾历史、审视未来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结合区域发展的实践积累,继往开 来。时代已经为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和实现大发展的良好机遇。 关键词: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中国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3)02—0141—13 收稿日期:2013—03—01 作者简介:付晓东,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北京 100072)。 不同特征的主流理论观点。 一、区域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一)均衡发展时期:理论模式的学习借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马克思主义的劳 区域经济理论在中国大地得到了较快地发展, 动地域分工理论为指导,主要学习借鉴苏联生产力 一是因为中国国土广大,类型多样,具备产生新的 布局的经验和模式(如地域生产综合体),结合新中 理论的优良土壤和基础;二是中国难得的社会稳 国成立初期的政治经济形势,提出了均衡发展的生 定、改革开放、创新创造的历史机遇与环境也极大 产力布局理论。这一思想/发展战略充分体现在毛 地催生了新的理论。在这种氛围下,中国在经济发 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中。 展上倾注了极大的精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以 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苏联关系破裂之前,我 经济建设为中心,更是激发了全国上下、各个地区 国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为借鉴 的积极性,区域经济理论如鱼得水,各种理论和模 苏联经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我国较为系统地从 式以及战略层出不穷。 苏联引入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学,包括生 ② 区域经济理论的开拓在国际上首推德国经济 产力布局的规律以及生产布局的原则和方法 。 ① 苏联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社会主义生产力 学家杜能、韦伯 。19世纪初,杜能(Tunen,1826)从 区域地租出发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 布局学)是前苏联地理学家巴朗斯基在20世纪30 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区域经济理论的 年代提出的。该理论以开发特定地域丰富的自然 学科基础。随后,韦伯(Max Weber,1909)发表《工 资源为基础,体现国家的意志和力量,运用计划手 业区位论》。上世纪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 段,通过统筹安排各种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使其 斯塔勒(Christalle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