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文津讲坛讲座选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文津讲坛讲座选介

2010年“文津讲坛”讲座选介 古籍馆地方文献组 张毅 阿Q画圆圈与中西文化的发展模式 【主讲人】高旭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内容摘要】以《阿Q正传》为例,通过中西文化演进模式的对比,揭示鲁迅作品的深刻内 涵。 首先,精神胜利法与圆圈。阿Q在精神上总是充满一种圆满、团圆,无论有什么不团圆、 不圆满,他都可以通过各种办法的解释最终得到一种圆满,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胜利。也即, 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一个圆圈。而此是与中国文化紧密联系的。西方的时间观是一种直线的 时间观,西方文化在很大意义上可以看作基督教文化,认为世界有开头(创世与原罪),有 发展和演进,还有结尾(末日审判,天国或地狱),可谓一幕有头有尾的戏剧。而中国的时 间观就是一个圆圈。这就是鲁迅通过阿Q的“精神胜利法”揭示的深刻的内涵,其目的就是 想打破中国人以画圆圈为特征的这种团圆的迷梦。 其次,阿Q革命与圆圈。鲁迅通过对阿Q革命的描绘,揭示出阿Q式的革命仍然是传 统的“农民造反”,一点新意都没有,还是一个循环。如同其在《忽然想到》里面说:“试将 记五代,南宋,明末的事情的,和现今的状况一比较,就当惊心动魄于何其相似之甚,仿佛 时间的流驶,独与我们中国无关。现在的中华民国也还是五代,是宋末,是明季。” 第三,结尾大团圆,阿Q画圆圈。阿Q是鲁迅心目中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是用否定 与批判性的眼光来剖析中国文化的一个典型。《阿Q正传》结尾部分阿Q画圆圈,圆圈是既 是判决书的画押,又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阿Q极力要把这个圆圈画圆,表明他是圆圈这 一中国文化符号的极力维护者,但最终也被这个符号杀死。 最后,《阿Q正传》乃至鲁迅文学世界的文化价值评估。推崇二元中和的中国文化, 必然在文化的整体结构当中,强调各部分的均衡和和谐,而推崇二元对立的西方文化必然在 文化总体结构当中,强调各部分的对立与斗争。因此中国文化在整体结构各部分的彼此调和 和渗透当中缓慢的延续着,这种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连续性、稳定性。而西方文化站在片 面的对立冲突当中通过否定性和批判性来达到一种跳跃性和爆破性的发展。 鲁迅的文化价值必须从改换中国文化的发展模式的角度去认识,即鲁迅有感于中国文 化不断转圆圈这种循环论,以及述而不作的连续性、稳定性而造成的静止不动,所以他用阿 26 业务总结 业务总结 业业务务总总结结 Q这样一个国民的典型,用否定性的方式来打破大团圆,希冀中华民族在列国争雄的时代能 够改换那种静止不动的、原地画圆圈的文化运行模式,彻底告别阿Q时代,使中国社会动起 来,迅猛的发展起来,使中华民族能够在弱肉强食的现代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推荐书目】1、高旭东《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兼评刘小枫以基督教对中国人的归化》,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高旭东《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中西文化专题比较》,河北人 民出版社,1989年。 换个角度看晚清 【主讲人】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内容摘要】依时间顺序分析现今晚清历史的构建,讲述晚清史是怎样被层层“妖魔化”的。 首先,如何看待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改良者对晚清史的看法?康有为、梁启超是近 代中国政治革新、政治革命的先驱者、先行者,他们在甲午战争之后,特别是康有为,最敏 锐的看到了中国问题的症结。但是康有为认为,中国政治改革不能推动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政 府中央政治层面存在一个以慈禧为首的庞大的反改革势力集团,保守派,并且在此认识下, 进行了系列活动。戊戌六君子事变后,许多事实真相被掩盖。而逃于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 则继续以自身局部的认识和理解,构建了一个晚清的叙事框架,给我们一个误导。梁启超后 来即有所反省,以为他的那些表述是激情大于真实,只是一种现实政治的宣传,不能作为历 史看。一百多年之后的几天,当人们看到更多材料的时候,就能了解其时之全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