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公开课教案).doc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公开课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公开课教案)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集体备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二、能力目标 1、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2、通过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北方民族融合内容的学习,分析民族关系、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发展等问题,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提高论证与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明确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2、认识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大唐的开放繁盛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教学重点:北魏季文帝改革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改革在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隋唐时期的北方汉人已是胡汉融为一体的汉人了,这与孝文帝的改革是不可分的,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因此,孝文帝改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学习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革,最终与汉族融合在一起,而不保持其民族的本色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从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靠拢、与先进民族同化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来分析。 板书设计 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1)鲜卑拓跋部的兴起 (2)拓跋珪建立北魏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的社会背景 (2)改革的主要内容 (3)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本课教学应侧重指导学生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作用,加强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的图片和材料,理解“胡汉融合”呈现出的和谐历史趋势。 引导学生从南方六朝对江南开发,而同一时期的北方处于什么状态,又具有什么特征这一角度,来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结合113页的插图《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讲述。 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出现了内迁的高潮。当时内迁的民族很多,主要有5个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在旧史中,他们被称为“五胡”。其中匈奴大致分布于今晋、陕、甘地区;鲜卑散居于今辽东、辽西、内蒙古、山西、甘陇一带;羯居于山西南部太行山;氐先居于川、陕、甘交界处,后南入川、东入关中;羌则由甘、青进入陕西。内迁总数,据《晋书·文帝纪》称有800余万口,虽未必全部进入中原地区,但入居中原地区的不在少数。他们内迁居,与汉族民众杂处,开始过定居的农业生活。 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再度陷入混乱。从公元304年刘渊建国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这130多年中,各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和汉族官僚地主,在混战割据中纷纷建立政权,其中主要的有16个,历史上叫做“十六国时期”。因十六国政权多是匈奴、鲜卑、褐、氏、羌5个少数民族上层分子所建,故历史上又称为“五胡十六国”。实际上建国的不都是“五胡”,还有汉人建立的。 二、孝文帝改革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淝水之战后,拓跋珪于386年重建代国,称王。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亦称拓跋魏、元魏、后魏。398年,拓跋珪即皇帝位(道武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西晋末年以来135年的十六国分裂局面宣告结束。 2、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从拓跋珪传到第六代时,又出了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卓越人物,即孝文帝拓跋宏。他与他的前辈不同,武功虽不显赫,政治上却很有作为。在他的一生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活动,史称为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时实行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孝文帝(471—499年在位)继位时年仅5岁,由冯太后执政,故前期改革(484—486年间)由冯太后主持,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后期改革在公元494年迁都洛阳之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 483年,下令禁止鲜卑人同族通婚。 484年,颁行俸禄制,禁止官吏自行向农民征税,统一财政收支。 北魏初年规定,地方官不论其治绩如何,任期都是六年,期满离任。因此,许多官吏对治理民事毫不热心,却竭力追求个人财富。有一次,孝文帝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