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获得显著性的判定.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获得显著性的判定

获得显著性的判定——“田七”商标驳回复审案例点评 ?(2010-07-07 07:27:56)  HYPERLINK javascript:; 转载 标签:?  HYPERLINK /c.php?t=blogk=%CC%EF%C6%DFts=bpoststype=tag \t _blank 田七 ?  HYPERLINK /c.php?t=blogk=%C9%EA%C7%EB%C9%CC%B1%EAts=bpoststype=tag \t _blank 申请商标 ?  HYPERLINK /c.php?t=blogk=%C9%CC%B1%EA%B7%A8ts=bpoststype=tag \t _blank 商标法 ?  HYPERLINK /c.php?t=blogk=%B0%B8%C0%FD%B5%E3%C6%C0ts=bpoststype=tag \t _blank 案例点评 ?  HYPERLINK /c.php?t=blogk=%D6%D0%B9%FAts=bpoststype=tag \t _blank 中国 ?  HYPERLINK /c.php?t=blogk=%B2%C6%BE%ADts=bpoststype=tag \t _blank 财经分类:? HYPERLINK /s/articlelist_1615931613_3_1.html \t _blank 商标驳回复审案例案情简介: ????????申请人广西某公司在第3类牙膏、洗发液等商品上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田七”商标(以下称申请商标)的注册申请,被商标局以该文字仅仅直接表示了洗发液等商品的原料特点为由,对申请商标在除牙膏外的其他商品上的注册申请予以部分驳回。申请人不服商标局的部分驳回决定,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 ????商评委认为,申请商标由手写体的“田七”二字组合而成,“田七”是一种名贵药材,虽可能作为洗发液等商品的原料使用,但经过申请人在指定商品上的长期使用和大量广告宣传,“田七”作为商标已经与申请人建立了特定对应的联系。因此,申请商标在实际使用中已经能够起到区别商品来源的作用,可以作为商标注册。 审理结果: 依据《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商评委决定如下:申请人在第3类洗发液、香皂等商品上提出的第3678073号“田七”商标的注册申请予以初步审定并公告。 点评: 一般认为,由臆造词、任意词、暗示词构成的标志具备先天的显著性(或称内在的显著性),由叙述词、通用词??成的标志则不具有先天的显著性。囿于历史的局限,我国旧《商标法》对于显著性问题采取了比较严厉的态度。93年《商标法》第八条规定,直接表示本商品质量等特点的文字、图形不得作为商标使用。如果严格按照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理解,旧《商标法》排除了叙述性标志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进而取得注册保护的可能性。 我国2001年修改的《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二款则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所列缺乏显著性的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这一规定改变了旧商标法在显著性问题上的僵硬立场,符合国际商标保护的历史潮流,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然,从立法技术上看,现行《商标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还是值得推敲的。其一,本商品的通用名称能否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恐怕是一个争论较大的问题。例如在美国,通用名称属于绝对不能给予商标保护的标志,无论经过多长时间、多大范围和程度的使用都不会产生“第二含义”。其二,从文字表述看,该条款把“取得显著特征”与“便于识别”并列起来,似乎是两个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但实际上,显著性、显著特征、识别性,在商标法中的含义是相同的,不存在具有显著特征而又不便于识别的标志,因此,该条款中的“并便于识别”几个字等于是同义反复,完全可以删除。 关于“获得显著性”的判定,我国《商标审理标准》做了原则性的规定,认为“《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一款所指的标志经使用已形成特定的市场含义,成为相关公众识别该使用人提供的商品/服务的标志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究竟在何种情况下才视为“已形成特定的市场含义”,《审理标准》没有作进一步的阐释。我在早年的一篇文章中曾经谈到,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的标志,至少应满足下面几个条件:唯一、长期、广泛、知名。所谓唯一,指的是这一标志只有申请人一家作为商标使用,而没有别的企业将之作为商品名称或商贸活动中的常用语来使用。所谓长期、广泛,指的是申请人使用这一标志的时间长、地域广。在这方面难以确定一个机械的界限,如果从“质量”上来分析,则应当为中国的相关公众普遍知晓,即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简单地说,就是消费者在看到或听到该标志时,能够立刻与使用该标志的经营者联系起来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