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教师的教育信仰张璇
年第 期 基本理论
当代教育科学 2010 9
论教师的教育信仰*
● 张 璇 高 伟
摘 要: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也需要有教育信仰的教师。 教师教育信仰的缺失,是现代教育
最成问题之处,也是教师教育最大危机之所在。 然而究竟何谓教育信仰,何谓有教育信仰的教师在现
代教育研究中仍隐而不彰。 文章从什么是教师的教育信仰,为什么现时代需要迫切地唤醒教师的教
育信仰,教育信仰的价值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信仰的内涵,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教师;教育信仰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有信仰的教育呼唤有教 之于前两个层面复杂些。认识论意义上的信仰进路有
育信仰的教师。 任何对教师的外在规约都是不充分 如下方面:一是认为信仰是能够以认识论的方式考察
的,在某种意义上,教师教育信仰的丧失就意味着教 的,比如信仰可以知识性地分解为信仰理性、信仰情
师教育良知的泯灭。 由此,教师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 感、信仰意志与信仰行为等。 二是柏拉图哲学意义上
在于建构对教师的外在专业规范,而在于唤醒教师对 的信仰。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提出了理性认识论与信
教育的虔诚与爱。 教师教育信仰的缺失,是现代教育 念认识论。柏拉图认为理性认识论是认识真理的唯一
最成问题之处,也是教师教育最大危机之所在。 途径,而信念认识论则因为它的轻易而只能是种“意
一、教师教育信仰的意涵 见”。 三是《约翰福音》 的恩典真理论,即“在相信中接
从词源学意义上,在汉语世界,“信仰”一词由来 受信念”的认识论。 前两种认识论意义上的信仰是封
已久,《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信,诚也,从人言;仰, 闭的,恩典真理论的信仰是启示的。 无论哪种意义上
举也,从人卯”。 《辞海》将信仰定义为人们“对某种宗 的认识论,其实都试图提示理性与信仰不可通约的张
教,或某种主义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 力;四是功能论意义上的信仰,无论本体论、认识论、
准则。 ”在英语世界,“信仰”作 一般专指宗 价值论意义上的信仰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功能论的 或
belief(faith (
教信仰 ,《大英百科全书》对信仰的解释是“在无充分 者实践论的 ,只不过在对信仰的理解方面进路不同。
) )
的理智认识是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 信仰必然地指向实践并成为实践。但西方哲学中的确
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 目前学术界对 存在着一种较为独特的实践论意义的信仰哲学。其主
于信仰的界说概可分为如下几个层面:一是本体论意 要代表人物是社会学家西美尔。 西美尔指出,人际关
义上的信仰,此类对信仰的界说侧重于从人类存在有 系中的信仰,作为一种社会必然性,堪称人所固有的
限性的角度,将信仰理解为人类渴盼无限的超越性本 社会功能。 [1]
质的一种精神寄托。 对人来说,信仰具有“ 向来属我” 无论强调信仰的哪个层面的意义, 我们认为,信
的性质。 宗教哲学所论及的信仰,大多是在这一意义 仰是以“确信”为特征的精神诉求和情感认同,精神诉
上展开的;二是价值论意义上的信仰,如在康德那里, 求表现为人类对超越的追求,情感认同表现为价值或
信仰是一种对超现实之物的确信,信仰本质地表现为 理想的皈依。 无论何种意义上的信仰,本质上都表现
一个整体性的精神姿态、一种综合的精神活动以及对 为这种精神诉求和情感认同。
生活价值的根本指导。 当人类将某种价值置于价值意 ———————————————————
识活动中的核心时,这种价值因此而具有了信仰的价 * 本文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