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视觉系统-影像处理暨虚拟实境试验室.PDF

人类视觉系统-影像处理暨虚拟实境试验室.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视觉系统-影像处理暨虚拟实境试验室

影像處理 3. 人類視覺系統 中央大學影像處理暨虛擬實境實驗室 1 3. 人類視覺系統 3.1 光 3.2 人類視覺系統的架構 3.3 人類視覺的特性 3.4 人類視覺與電腦視覺比較 影像處理 3. 人類視覺系統 中央大學影像處理暨虛擬實境實驗室 2 視覺是人類最重要的知覺,而視覺中最重要的是 色彩與立體感覺。 有光 (light)人類才有視覺。 光是一種電磁波;顏色完全是不同波長的電磁波 刺激眼睛視網膜上的三種錐狀感光細胞(cone) 所造成的。 三種錐狀細胞受光線刺激後會產生脈衝(impulse) 傳輸到大腦的視覺皮質 (visual cortex) 。三種錐 狀細胞各有其不同的感光曲線,因而可以在視覺 皮質中組合出多種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受造成 不同顏色的認知。 影像處理 3. 人類視覺系統 中央大學影像處理暨虛擬實境實驗室 3 顏色完完全全是眼睛的感受;也就是顏色是大腦 所產生的感知,而不是存在我們的環境中。 顏色的認知是後天學習而來的,不是與身俱來。 立體視覺是由雙眼或動態資訊衍生而來的。 影像處理 3. 人類視覺系統 中央大學影像處理暨虛擬實境實驗室 4 3.1 光 人類對於光的認知,一開始認為光是由粒子所組 成的(牛頓Sir Isaac Newton, 1666) ;後來經過 多位科學家的實驗(海更斯Christiaan Huygens, 1678; 楊 Thomas Young, 1801; 麥斯威爾 James Clerk Maxwell, 1863) ,證實了光是一種 電磁波 電磁輻射波(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影像處理 3. 人類視覺系統 中央大學影像處理暨虛擬實境實驗室 5 但後來又經由多位科學家的實驗 (赫茲Heinrich Rudolf Hertz, 1888; 普朗克 Max Planck, 1900;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905, 1916; 布羅格里 Louis de Broglie, 1924; 波爾 Niels Bohr, 1928; 戴維生 Clinton Davisson, and 哥門 Lester Germer, 1952; ..等) ,除了證實光是一種電磁波 外,還具有粒子的特性;而光粒子稱為光量子 (light quantum) 簡稱為光子 (photon) ,就是電磁 波的量子。而光的產生則是圍繞著原子核運行的 電子,從穩定或不穩定的高位能軌道進入低位能 軌道時所輻射出來的光子或能量。 影像處理 3. 人類視覺系統 中央大學影像處理暨虛擬實境實驗室 6 電磁波可以表示成頻譜能量的分佈 (spectral energy distribution) ;也可以表示為波長的函數, 用 L(λ) 符號表示,其中λ是波長。不同波長的光 具有不同的能量,波長愈短,頻率愈高,能量愈 高。電磁波的波長變化範圍非常大,從最短的宇 宙光 (10 -5 奈米(nm)) 到最長的電子能量波 (3,100 哩 (mile)) 。 並不是每一種波長的電磁波都會刺激眼睛,其中 只有大約介於 380 到780 奈米波長的光會刺激 眼睛,稱為可見光 (visible light) 。不過一般人對 於700 奈米波長以上的光就很不敏感了; -9 1 nm =10 m. 影像處理 3. 人類視覺系統 中央大學影像處理暨虛擬實境實驗室 7 電磁波的頻譜分佈 (spectral distribution) Cosmic Gamm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