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过年风俗具有浓郁地域风:吃炒酒曾经是特色.pdfVIP

青海过年风俗具有浓郁地域风:吃炒酒曾经是特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过年风俗具有浓郁地域风:吃炒酒曾经是特色

青青海海过过年年风风俗俗具具有有浓浓郁郁地地域域风风::吃吃炒炒酒酒曾曾经经是是特特色色 青海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过年风俗。青海的过年 致可以分为三 个阶段,其中很多习俗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了解下这些珍 贵的却渐渐消逝的民俗文化。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青海,去感受一下青海人如何过春 节?   青海汉族过年, 体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农历腊月祭灶起,到 年三十,为准 备阶段。这一段时间,主要活动是打扫卫生、缝制新衣、准备年食、购买过年的各种 用品等。第二阶段是春节的正日子,即正月初一到初三,一般延续到初五日为止。主 要活动是“拜年”。第三阶段,正月初六日起到正月十七日,为民间文艺活动阶段,主 要活动是“唱秧歌”“耍社火”等。   第一阶段:冬至至农历 年三十   你吃过“炒酒”吗?   冬至日开始的一个多月是青海最寒冷的日子,但白天的光照时间又逐日延长,故 俗语曰:“冬至当日回”。这天又叫“小年”。青海东部地区,旧时农家的麦收秋碾等农 事活动往往要拖延到冬至前才告结束,所以在这天为庆祝丰收要吃“油搅团” (是用青 油、白面、水、椒盐等按一定比例蒸煮而成)。   城镇地方,早晨吃肉丁、豆腐丁、金针、木耳等熬的“炒酒”和“旗子” (将面饼事 先切成菱形花纹、烘好后,依纹断为旗花)。晚上吃“坐水”菜 (将肉切丝,与粉条烩 炒)。冬至以后人们就开始春节的准备活动,童谣曰:“过冬至宰聋子 (羊),过腊 八宰瞎娃 (猪)。”意即准备过春节了。随着时间的变迁,吃“炒酒”这种习俗就渐渐地 离我们远去了。   “腊八冰”的预言   据 《荆楚岁时记》:农历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在这一天取香谷及果实等造粥供 佛,名“腊八粥”。西宁及青海农村则在这一天吃麦仁饭。先将当年的新麦碾去外皮, 或者凿冰为臼,春去外皮,是为麦仁。然后在先一日夜间,将麦仁与牛羊猪肉同煮, 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茴香等作料,经过一夜的文火煮熬,肉、麦、作料皆 己成乳状,清晨揭锅,香味扑鼻,食之可口而富营养。   农村的一些地方,腊八那天吃腊八冰。孩子们到河边搬一些干净的冰块,拿回家 让家里人和养的家畜都吃一些冰,祈求来年丰收、六畜兴旺。祈祷后把冰块放到田地 里的坟头上,观察从冰上冒出的气泡,冒出的圆形气泡多,就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豆子 会丰收,冒出的长形气泡多,就表示来年麦子会丰收。这种类似于游戏的预言现在早 已不在了!   神秘的祭灶祭灶现在看来很神秘。祭灶用的主要是灶糖 (有白、黄、黑三种)和 灶卷 (撒上红花和香豆的花卷),晚上由家里的男人主祭,女的不能祭灶,民间 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祭灶是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   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 然后放上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 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表示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今天随 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户户差不多都用上了电灶或者电磁炉,故而对于祭灶这 一习俗早已淡忘了许多。   “有钱没钱,光光头儿过年”   这是一句以前过年说得俗语,表明过年前要讲究卫生,男的要剃个光头。现在就 很少有人剃光头了,但是头发还是要理的。剃好光头,小孩子穿好新衣, 门口上红 纸春联,庭院中垒好井字形的“松篷”,堂屋里供桌前贴上一张绘有龙、风、钱、马的 型图案纸,谓之“贴龙凤钱马”。   同时从农历腊月开始,就开始索要这一年借出去的债务,但是到了腊月三十的下 午,如果别人家贴上春联了,就不能再逼债了。因为腊月里街上有许多的小贩叫卖灶 糖,而年三十前又开始叫卖甜醅,所以有:“灶糖一喊干戈动,甜醅一喊定太平”之 说。   第二阶段:红红火火过 年   这一阶段主要是 年初一、 年初二、 年初三3天, 年初一早晨吃饺子,是 元宝形的,意寓:恭喜发财。然后由家里的男人开始串亲访友,初三下午上坟、放炮 送神。   第三阶段:文艺活动   远去的“太平歌”    年初四、 年初五过年的第三个阶段就开始了,在街头巷尾敲锣打鼓,扭秧 歌,即俗称的“太平歌”,每天晚上都要唱,一直到正月十五,唱的内容多为:三国故 事、杨家将等,还有一些滑稽有趣的小段子,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人生 活幸福。当然,农村没有剧院以及别的娱乐场所,只能组织这些自娱自乐的活动。然 而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这种“太平歌”早已消失了!   正月十三开始至正月十五, 街小巷掌灯结彩就要挂牌灯了,牌灯的两面是彩绘 的 《三国演义》 《水浒》 《西游记》 《红楼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