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树细胞悬浮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第15 ~主寄~ 3 阴 !有可〈协忡犬 f: ;!: 11- VoLLi NO.3
1991年9月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ept. 1991
.
杨树细胞悬浮培养及体细胞
胚胎发生的研究
‘·
王影黄敏仁陈道明许农
(林学率)
摘要通过调整培养基中还原态氨的含量和变换使用不同浓度的2 , 4-D , 以小叶杨
元菌苗的茎段作为外植休,诱导并建立丁愈伤组织细胞元性朵,将其放入液体培养基
中进行振荡培养,建立起分教程度较好的悬浮细胞率。培养基中加入 MES 有利于 pH
的稳定,培养基的 pH 变化与细胞生长途率之间有密切关束。将悬浮培养产生的胚性
愈伤组织转移至困体培养基上,经诱导产生大量胚状休。不同的激素浓度、不同的元
性率和不同的渗透势,胚状体的发生能刀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通过细胞学观察,胚状
体的发育具有胚胎发生的全部过程。
关键词小叶杨;愈伤组织;细胞悬浮培养;体细跑胚胎发生
中图分类号 S 792.11
悬浮细胞培养是一种新的培养技术,起源于50年代初期,最早应用于草本植物。林木细胞
的悬浮培养则起步较晚。1981~ 1982年,Radojevic 成功地进行了欧洲棒和泡桐的悬萍培养,并
得到了再生植株[135 美国的 Durzan 和 Gupta 利用花旗松的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经胚状体
分化形成植株,同时,他们还进行了白云杉、火短松、乔松的悬浮培养,亦得到了胚状体[刊印度
的 Currinder S. Cheema 利用缘毛杨40年生大树上嫩叶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得到了
再生植株[巧,而我国至今尚未见到有关林木通过悬浮培养再生植株的报道。1989年,我们利用
中国乡土树种小叶杨(A叩叫lo.; simanii) 作实验材料,进行细胞悬浮培养,通过胚状体得到再生植
株,这不仅太大提高了小叶杨繁殖系数,也为其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打下了良好的基
础。现将试验结果作一简要报道。
1 材料和方法
1. 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小叶杨。从生长健壮的植株上剪取含3~5个休眠芽的枝条,在20(: 全光照条件
下水培3ω,取其茎和叶柄作为外植体。
1. 2 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培弊
收稿日期 1991-01-28 咆
32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第15卷第3期
将小叶杨水培苗的嫩茎和叶柄切下,经消毒,切成1cm 的小段,接种在 MS十2 , 4-D 2mg/L
的 M 26C 下暗培养30d ,将形成的愈伤组织转移至 MS十2 , 4-0 1~8 mg/L 的 M.
培养基上,于
1
培养基上继代培养,每3侃继代一次。3个月后,仔细挑选淡黄色的、易于分散的愈伤组织转移
至 MS刊,4-05 mg/L 的 M.培养基上进行连续继代,建立愈伤组织细胞无性系(表1)。
表1 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基 (mg/L)
Table 1 M锐Iia for callus and ωlls国lpension culture
成分 MI M. M. LI L. L..
同 MS 同 MS
基本成分 同 MS 司 M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