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投 我 以 木 瓜 报 之 以 琼 琚 。 匪 报
也 永 以为好 也
《诗经 卫风》
礼 尚往来 。
《礼记 ·曲礼》
苏 辙 ( ,字子 由,号颖滨遗老 ,眉州眉 山 (今
属 四川 )。在文学史上 ,与父苏 、兄苏轼并称 “三苏”。公元
年 ,年仅 岁的苏辙与哥哥苏轼 同榜考 中进士,为 了能尽
快进身,仕途通畅,他给当朝权臣太尉 (太尉是官职名 )韩琦写了
一封求见信 ,这就是至今令人赞不绝 口的 《上枢密韩太尉书》 。
信 中首先说 明 自己从小就喜欢写文章 ,由此 引出养气与作文 的关
系 。按照古人 的看法 ,要养胸 中之气 ,必须增广 阅历 ,于是说 明
自己如何遍 阅名 山大川 ,广识京华 闻人 ,由此 自然而然推进到求
见太尉韩琦 的具体要求。
人们 向来把这封求见信当作谈文论艺的名作来读 ,其实在我
看来 ,它首先还是一篇成功 的社交文书 ,一桩成功 的人 际交流事
件 。这种成功集 中体现在有 明确 的交流 目的。苏辙是新进之士 ,
为人沉静简练 ,求见韩琦意在显 山露水 ,以示才华 。所 以,信写
得 既沉稳 纡徐 ,又 波 澜 四起 ,非 常得体 。信 表面 看 来 大谈 “作
文 ”、 “养气 ”之道 ,但其实 ,这样做 的 目的还 是 向韩琦毛遂 自
荐 ,因为苏辙毕竟是个文人 ,能于文章做法上独 出机杼 , 自然让
人觉得才华横溢 。编辑 《古文观止 》的吴楚才深知这封求见信 的
玄机 ,他说 “意只是欲求见太尉 ”, “却 以得见欧阳公 ,引起求
见太尉 ;以历见名 山大川京华人物 ,引起得见欧阳公 ;以作文养
气 ,引起历见名 山大川京华人物 。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 。绝妙奇
文 。” (清 吴楚才等 《古文观止》卷十一 )。这段文字 的意思
是 ,苏辙写信 的 目的是要求见太尉 ,却先说 明 自己见过 了当时的
文坛领袖也是政坛重要人物欧阳修 ,再提 出求见韩琦 ;先说 明游
历名 山大川 ,见识京华人物 ,引出与欧阳修 的交情 ;由谈作文与
养气 ,引出游历名 山大川 。也就是说 ,文章时时都注意表现 自己
良好 的文学才 能和深刻 的文学见解 ,以及与其他重要人物 的交往
等等 ,从而达到求见韩琦 的 目的。这就是运用人际交流 (语言交
流 中的书面形式 )达到人际 目的,即与他人建立关系的 目的。关
系 目的只是 日常人际交流 中所要达到的众多人际 目的中的一种 。
我们不禁要 问,在人际交流 中还有哪些 目的呢 ?或者说通过人际
交流 ,人们能够达到什么样 的人 际 目的?进一步说 ,这些人际 目
的的达到 ,需要我们做 出怎样 的交流行为 ,采取什么样 的交流策
略呢 ?我们 即将要完成 的正是这样一本研究如何运用交流达到人
际 目的的书。
这本书有两个基本前提 。第一个前提就是 ,人生在社会之 中
不得不交流 ,而交流 总 带有 目的 。人 际交往 中追求 目的十分平
常 ,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 自己的所作所为就能感觉得到 。比
方说 ,刚搬入新家 ,你会迫不及待地与邻居招 呼,那可能是你最
需要帮忙 的时候 ;你突然对朋友大献殷勤 ,也许这 时候正打算 向
他借钱或求他办事 ;虽然你能说会道 ,但有时却沉默寡言,可能
希望给别人留下诚实 、严肃和能干 的印象 。所有这些都是 日常人
际交流 中追求 的基本 目的。
本书第二个前提是 ,人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运用交流达到人
际 目的。不言而喻,与人交流 的方式直接影响人们是否能实现 自
己的愿望 , 《孙子兵法》说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
所谓 “人和”,就是说 良好 的人际关系能助人事业成功 。良好 的
人际关系靠什么建立呢 ?靠交流 !人际交流 的大量研究也表 明,
交流或说沟通是我们与人相处时达到 目的的基本工具。
在接 下去 的讨论 、阐释和介绍 中,我们将 时时强调人 际 目
的。那么 ,读者也许要 问,为什么关注人际 目的就能有助于开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