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新版七下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 (共38张PPT)
吴承恩与《西游记》 吴承恩生活于明中期,该书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西游记》——大闹天宫 汤显祖和《牡丹亭》 汤显祖(1550-1616年),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 汤显祖《牡丹亭》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戏剧 长篇 小说 明长城 北京紫禁城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建筑 科技 巨著 1. 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的明朝药物学著作《本草 纲目》的作者是( )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李春 C 2. 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 A.贾思勰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 C 3. 北京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骄傲。下列对故 宫独特建筑风格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主体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整个建筑群,跌宕起伏,错落有致 ②皇城居全城中央,汴河穿城而过,坊市不再截然分开 ③主要建筑左右对称分布两边,构成多种庭院组合形式 ④总体建筑呈棋盘式布局,有东市和西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A 4. 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唐僧取经、孙悟空智降妖怪等故事 出自于我国古代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这部小说 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C 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罗曼·罗兰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雄伟壮观的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但是,它只是明清文化的一个侧面。今天,我们走进历史…… 1. 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2. 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科技名著 2.明长城和北京城 3.小说和戏剧 1.科技名著 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学 李时珍:《本草纲目》——医药学 宋应星:《天工开物》——百科全书 明 朝 科 技 著 作 李时珍 《本草纲目》插图 《本草纲目》的成就与影响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使我国的药物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学习和研究中国医药学的必读经典,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为世界医药学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本草纲目》不同语言版本:日文、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 宋应星(1587-1666年),明朝末年人,杰出科学家。 《天工开物》及书中记载的提花织机 徐光启 《农政全书》 2.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千米,东部险要地段的城墙,用条石和青砖砌成,十分坚固。 嘉峪关 鸭绿江 山海关坐落于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是中国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大将徐达在此修筑长城,建关城设卫。关城有城门四座,东门最为壮观,名镇东,内悬“天下第一关”匾额。 山海关 ——“天下第一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戈壁滩上嘉峪关镇西南隅,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建于1372年(明洪武五年),由于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自古以来称为“天下雄关”,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隘,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嘉峪关 ——“天下雄关” 嘉峪关 鸭绿江 临洮 辽东 比较: 秦长城与明长城有什么不同之处 ? 雄伟的北京城 (1)修于明成祖 (2)基础元大都 (3)北京城(京城、皇城、宫城) 宫城就是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今称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夕月坛 朝月坛 故宫鸟瞰图 明承天门(今天安门) 北京明代皇极门 乾清宫 北京天坛 3.小说和戏剧 明朝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明朝进入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阶段有何表现?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罗贯中生活于元末明初,该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施耐庵与《水浒传》 施耐庵也生活于元末明初,该书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水浒传》三打祝家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