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前言 DC的诞生引发了照相器材行业的一场革命作为数字化技术与.DOC

前言 DC的诞生引发了照相器材行业的一场革命作为数字化技术与.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言 DC的诞生引发了照相器材行业的一场革命作为数字化技术与

前言   DC的诞生引发了照相器材行业的一场革命。作为数字化技术与传统光学工业的完美结合,以指甲大小的CCD取代了菲林胶片,所带来的变化绝不是“不用胶卷”这么简单。除了传统相机必不可少的镜头和快门组件,DC还增加了感光元件(以CCD居多)、图像处理芯片、LCD三个核心部件。也许有人以为定义LCD属于“核心部件”太过牵强,少了它DC照用,而上述其他几个部件则是缺一不可。但就笔者个人观点:LCD屏幕就是DC的脸面,也是DC中使用最为频繁的部分之一。能够通过LCD实时取景、回放、浏览才是DC与传统相机最直观的差别。传统光学取景器由于存在相差,可视面积小等缺点已经逐步退居二线,而LCD则可以轻松得实现90%乃至100%的取景可视面积。如果说告别胶卷是DC的一大特点,那么拥有LCD就是另外一个同等重要的特点了。在DC上使用的屏幕,按材质可分为TFT、CSTN、OLED等数种,除了主流的TFT,其他的要么效果太差,濒临淘汰;要么使用的产品太少,形不成规模。本文不加说明,提到的均为TFT-LCD。   其实笔者撰写此文不是为了大谈LCD的重要性,这几乎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问题。就像CPU主频不断飙升一样,现在DC的LCD也是越做越大,沿用多年的1.5寸标准已经被认为落后,如今入门尺寸已经上升到1.8寸,2.0、2.5寸的机型也不少,在今年的CES上,三星更是展出了一款拥有3.0寸屏幕的怪兽。徜徉于卖场之中,时常可以看到JS口沫横飞的“忽悠”菜鸟顾客:“这款DC如何如何的好,屏幕是2.5寸,比旁边那个用1.8寸的清晰,价格么,自然要贵点,也就差个500块。。。”难道说屏幕大就一定好么?相信在许多用户中在购买中绝对存在这样一个误区,难免被黑心JS蛊惑。如此说倒不是怀疑大家的鉴别能力,所谓眼见为实,不过并不是谁都有机会体验超过三台以上DC的。因而说到LCD也有三六九等,很多DC用户肯定是一头雾水了。笔者工作之便,有幸接触到市场上大多数的DC,日久天长积累了一点有关LCD屏幕的浅见,不可能完全准确,也许主观了些。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看过之后能对LCD有个笼统的认识,选机时少花冤枉钱。 液晶面板的装机情况   ?? LCD只是DC的一个部件,在十几家主流DC厂家中,能够自给自足的品牌只有索尼、松下等等少数几家,在原材料全球化采购盛行的今天,更多厂商选择了直接购买。   传统TFT液晶面板的工业化生产始于日本,近年来韩国和台湾地区后来居上,不断蚕食市场份额。不过韩、台企业的重点是供PC、TV等使用的大尺寸面板,而DC、DV产品使用的LCD还是以日系品牌居多。普通PC液晶显示器,15寸的分辨率也不过1024*768,而DC小小的1.5寸屏幕,动辄就是10万像素,相信技术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笔者已知的常见小尺寸LCD品牌主要有索尼、夏普、松下、卡西欧,它们的装机情况可以参考下表。   LCD品牌   相机品牌 索尼 夏普 卡西欧 松下 佳能 ● ? ● ? 索尼 ● ? ? ? 尼康 ● ? ● ? 松下 ? ? ? ● 富士 ● ● ? ? 卡西欧 ? ? ● ? 奥林巴斯 ? ● ● ? 柯尼卡美能达 ● ? ● ●   这个图表只是给大家做一参考,很多都是笔者的推测。毕竟除了专业维修人员,其他人很少有机会拆开DC,看一看LCD金属边框上的品牌LOGO。不难看出,索尼、松下基本自给自足,其他品牌不同程度的需要整体采购“LCD总成”。卡西欧LCD是使用最广泛的品牌,但是现实中我们发现其效果表现差强人意,甚至低于行业平均水准。有资深商家一语道破天机“卡西欧面板便宜”,也许,仅仅是成本使然。就连一向追求屏幕显示品质的奥林巴斯,旗下产品用的也不全是最高端的sharp液晶屏。   不同效果的LCD液晶屏幕对DC的成像没有任何影响,它只是一个显示设备。但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感觉则大有不同,方便性甚至有天壤之别。举个最简单的例子,2004年媒体谈论较多的一款产品P93A。之前P93一直卖得还可以,毕竟索尼P系列的经济版产品,销售一直都是半死不活的,媒体也不太关注。偏偏在十月传出P93停产,索尼发布了替代型号P93A的消息。一时间读者纷纷询问P93A和P93的最大区别,当年哈尔滨站的P93A上市报道就是笔者负责。除了编号多了一个“A”,在机器外观和随机配件上二者没有任何差异,倒是翻看说明书发现了一些端倪: 这是P93的说明书 这是P93A的说明书   可见P93的LCD分辨率高达560*240 13.4万像素,而P93A则缩水到6.7万,同P73一致。为了大家能够更直观的感觉出二者的差异,笔者特意保留了同画面的LCD效果截图:   图中由上至下分别是P93和P93A,也许由于图像压缩,看不清楚。但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