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常色散

* 7.3 光的色散 (Dispersion of light) 介质中的光速随光波波长变化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现象。 观察色散现象的最简单方法是利用棱镜的折射。 通过狭缝 M 的白光经透镜 L1 后,成为平行光,该平行光经 P1、P2 及 L2, 会聚于屏 N 上。 M L1 L2 P1 P2 N a b a1 b1 7.3 光的色散 (Dispersion of light) 如果没有棱镜 P2,由于P1 棱镜的色散所引起的分光作用,在光屏上将得到水平方向的连续光谱ab。 7.3 光的色散 (Dispersion of light) M L1 L2 P1 N a b 如果放置棱镜 P2,则由 P2 的分光作用,使得通过 P1 的每一条谱线部向下移动。 红 紫 红 紫 7.3 光的色散 (Dispersion of light) M L1 L2 P1 P2 N a b a1 b1 使红光一端 a1 下移最小,紫光一端 b1 下移最大,结果整个光谱 a1b1 仍为一直线,但已与 ab 成倾斜角。 红 紫 红 紫 7.3 光的色散 (Dispersion of light) 7.3.1 色散率(Dispersive power) 色散率v 的定义为:波长差为1个单位的两种光折射率差,即 色散率v 是用来表征介质色散程度,即量度介质折射率随波长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7.3.1 色散率(Dispersive power) n 随波长? 的变化很慢,可以用(21)式表示。对于 n 变化较快的区域,色散率定义为 选用光学材料时,应特别注意其色散率的大小。 几种常用的光学材料的折射率和色散率 - dn/d? n - dn/d? n - dn/d? n 112 1.470 30 172 1.608 70 139 1.542 45 398.8 84 1.466 90 123 1.603 67 112 1.537 90 434.0 60 1.463 18 89 1.598 25 78 1.533 03 486.1 52 1.461 91 78 1.596 44 66 1.531 46 508.6 45 1.460 67 68 1.594 63 58 1.529 89 533.8 35 1.458 45 50 1.591 44 43 1.527 04 589.0 28 1.456 74 39 1.588 96 36 1.524 90 643.9 27 1.456 40 38 1.588 48 35 1.524 41 656.3 熔石英 钡火石 冕玻璃 波长 /nm 下图给出了色散曲线 n ~ ? 的变化形式。 ?/?0 0.997 0.998 0.999 1.000 1.001 1.002 1.003 0.05 0.10 0.975 1.000 1.025 n 2? 7.3.1 色散率(Dispersive power) 1.正常色散 折射率随着波长增加而减小的色散叫正常色散。 ?/?0 0.997 0.998 0.999 1.000 1.001 1.002 1.003 0.05 0.10 0.975 1.000 1.025 n 2? 远离固有频率?0 的区域为正常色散区。 1.正常色散 所有不带颜色的透明介质,在可见光区域内都表现为正常色散。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40 1.50 1.60 1.70 ? / nm n 重火石玻璃 轻火石玻璃 水晶 冕牌玻璃 萤石 ①波长愈短,折射率愈大; ②波长愈短,折射率随波长的变化率愈大; ③波长一定时,折射率愈大的材料,其色散率也愈大。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40 1.50 1.60 1.70 ? / nm n 重火石玻璃 轻火石玻璃 水晶 冕牌玻璃 萤石 这些色散曲线的特点是: 1.正常色散 A、B 和 C 是由所研究的介质特性决定的常数。这些常数值可由手册查到。 对于正常色散的经验公式是1836年由科希提出来的: 1.正常色散 当波长间隔不太大时,可只取(23)式的前两项: 1.正常色散 根据色散率定义可得 由于 A、B 都为正值,所以当 ? 增加时,折射率 n 和色散率 v 都减小。 2.反常色散 1862年,勒鲁用充满碘蒸气的三棱镜观察到了紫光的折射率比红光的折射率小, 勒鲁称它为反常色散。 红 紫 紫 红 M N 2.反常色散 孔脱发现反常色散与介质对光的选择吸收有密切联系,是介质的一种普遍现象。 在固有频率?0 附近的区域,光的吸收区是反常色散区。 ?/?0 0.997 0.998 0.999 1.000 1.001 1.002 1.003 0.05 0.10 0.975 1.000 1.025 n 2? 2.反常色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