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和淋巴管瘤.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管瘤和淋巴管瘤

血管瘤为良性肿瘤病变 有增生期(出生后半年增生明显,7-8月增生缓慢) 消退期(8个月后进入消退期,可长达2-3年) 消退完成期(约2年半,可遗留瘢痕) 1、血管瘤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气道梗阻,严重的肝肿大,高输出量充血性心衰(蔓状血管瘤)等需立即治疗。 2、视力或听力丧失的先兆亦要求积极干预。 3、大多数血管瘤仅有轻微的外观影响,没有残疾后果。 1、面积小、生长速度不快、位于躯干及四肢隐蔽位置的血管瘤可以:积极的观察,等待肿瘤消退。不是消极等待,是定期,主动随访、评估。 2、面积大可能遗留瘢痕大,生长迅速,影响美观的可积极治疗。 物理方法: 1、液氮擦冻; 2、脉冲染料激光:去除浅表的病变以及退化后遗留的皮肤血管扩张。 3、持续微波激光(氩,铷:钇-铝-石榴红,磷酸钾)发射深部热能进入组织,可治疗深部病变或可能向深部发展的病变。产生疤痕的风险很高 化学方法: 1、瘤体内注射治疗,注射时注意回抽,避免药物注射入血管,应将药物注射至肿瘤间质。 注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甲泼尼龙,醋酸曲安奈德等)抗癌药物(平阳霉素,只能用于3月以上小儿)。需多次注射。 2、皮下注射干扰素?-2a:对危及生命或影响功能的重症血管瘤而激素治疗无效的病例治疗有效。需多次注射。 3、口服药物治疗:有糖皮质激素,普萘洛尔。 4、静脉用药:对重症及重要部位发展迅速的血管瘤及K-M综合征患儿,可短期静脉予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手术治疗:多数可以一次性治愈。 瘤内电针治疗:应用电流破坏血管内皮细胞,使瘤内形成小血栓,促进血管瘤消退。适用于蔓状血管瘤。 良性肿瘤,一般不影响生命 部分可自然消退 可终身带瘤 * 1/100新生儿,1/5早产儿 1982年Mulliken等提出 血管瘤 1、血管瘤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 2、新生儿期发病率约1-2.6%,婴儿期约10%。 3、60%见于头颈区,25%发生于躯干,15%发生于四肢。 4、1/3出生时即表现。多数在生后第一周出现。 5、80%为单发。20%为多发病变,常累及脏器,常见于肝,消化道,肺,脑等。 按病理分类: 1、毛细血管瘤(鲜红斑痣) 2、草莓状血管瘤(表浅型) 3、海绵状血管瘤(深部型) 4、混合性血管瘤(草莓状及海绵状混合) 5、蔓状血管瘤(属于血管畸形) 1、外观:肿瘤界清,质软,无压痛,无搏动,皮温不高,颜色淡红或鲜红、发青,压之褪色。随年龄增大发展。详见后面病例照片。 2、超声:病变组织内有中快速血流。 3、增强CT显示病变中造影剂早期增强,随后在分散池中造影剂逐渐清除。 4、磁共振显示血管瘤瘤体边界清楚,呈浓集分叶状团块,在T1加权呈中等信号强度,T2加权信号强度适当增强。 K-M综合征:血管瘤并发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病人病变快速增大,导致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凝血障碍。病变呈红紫色,迅速生长(直径常5cm),为独立而非多发病灶。进展的淤斑,红肿,硬结围绕病变。病变常对皮质激素,化疗,放疗或栓塞治疗无效。死亡率仍是25%,其中部分病人是腹膜后病变。 * 1/100新生儿,1/5早产儿 1982年Mulliken等提出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