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纳米zno处理桑蚕丝织物的抗菌抗紫外性能研究程友刚盐城纺织.doc

纳米zno处理桑蚕丝织物的抗菌抗紫外性能研究程友刚盐城纺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米zno处理桑蚕丝织物的抗菌抗紫外性能研究程友刚盐城纺织

纳米ZnO处理桑蚕丝织物的抗菌抗紫外性能研究( 程友刚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05) 摘 要:为了改善蚕丝纤维的性能,提高真丝制品的附加值,采用平均粒径为53.16nm左右的纳米ZnO分散液对桑蚕丝织物进行,并测试其抗菌性能和抗紫外性能,结果表明,整理后的桑蚕丝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优异的抑菌作用,同时对紫外线有很好的屏蔽效果。 关键词:纳米ZnO; 桑蚕丝织物; 抗菌性; 抗紫外 中图分类号:TS14 文献标识码:A 改善真丝纤维的性能,提高附加值,有效地对真丝纤维材料进行改性,赋予普通真丝纤维的功能性,促进真丝纤维向其他消费领域渗透,是目前丝绸研究的重要方向[1]。利用无机纳米材料对纺织品进行整理,改善其功能已成为目前纺织科学研究的热点[2,3]。纳米ZnO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在电子、橡胶、涂料、印染、医药和化工等许多行业都有重要的应用,纳米ZnO具有优异的紫外屏蔽、红外吸收和光催化性能,将其应用在纺织品上,可赋子织物抗菌、自清洁和紫外防护等多种功能[4-5]。本文利用纳米ZnO分散液对真丝进行整理,研究了整理后真丝织物的抗菌、抗紫外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 桑蚕丝电力纺(市售);纳米ZnO粉体(南京海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特定纳米分散剂及偶联剂(南京曙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氢氧化钠(上海锦源精细化工厂ZnO分散液的配制 称取一定量的纳米ZnO粉体,加一定体积的去离子水,搅拌5min,然后滴加分散剂及偶联剂,于40℃水浴中高速搅拌10min,再超声10~15min,得到纳米ZnO分散液。 1.3 织物整理工艺 将试样放入40℃纳米ZnO分散整理液中(浴比1:60),浸渍振荡一定时间,然后二浸二轧,轧余率70%,80℃预烘5min,160℃焙烘3min,超声波洗涤后晾干。 1.4 测试方法 1.4.1 粒径表征测试 用HPPS 5001激光粒度仪测试纳米ZnO分散液中粒子的粒径及分布情况。 1.4.2 纳米微粒形貌观察 用TecnaiG220型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微粒形貌。测试条件:加速电压200kV,点分辨率0.24nm,线分辨率0.14nm。 1.4.3 抗菌性能测试 将灭过菌的营养琼脂倾倒入培养皿中,5min-10min后待琼脂冷凝成半干的状态,取1×106cfu/ml~5×106cfu/ml的菌悬液1ml置于琼脂上,用刮刀涂均匀,然后用镊子直径为5mm的圆形织物试样贴在琼脂上,再将培养皿倒置放入生化培养箱36℃恒温培养48h后,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根据FZ/T 73023-2006抗菌标准,抑菌圈直径大于7mm方可判定织物样品有抗菌作用。 1.4.4 抗紫外性能测试 用UV-1000F紫外透过分析仪(美国Labsphere公司)测试织物的紫外透过率及UPF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偶联剂KH-570交联机理 硅烷偶联剂水解生成的硅醇与在水溶液体系中的羟基反应,生成硅氧负离子,随后硅氧负离子对另一个硅烷偶联剂中的硅进行亲核进攻,生成二聚体,当体系中存在其他极性物质(如:纳米ZnO)时,硅氧负离子会进攻极性物质中带有部分正电荷的原子: 图1 硅烷偶联剂作用机理 图2 接枝在ZnO表面的KH-570结构 —R基是一类非水解的、可与有机高分子结合的的基团,它特殊的C=C双键可与真丝纤维上的A—CH2—OH、A—CH2—COOH、A—CH2—NH2等基团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从而使纳米ZnO通过KH-570与真丝形成牢固的化学交联 。 2.2 分散液中纳米ZnO粒子的粒径分布 图3 纳米ZnO粒径分布 由图3可知,经过分散处理的纳米ZnO分散液体系中纳米ZnO平均粒径为53.16nm,且低于100nm的粒子占体系的98%,说明纳米ZnO在处理液中取得了很好的分散结果。 2.3 纳米形貌TEM测试 图4 纳米ZnO TEM 照片:(a)未分散;(b)改性分散后 图4为未改性分散和改性分散后的纳米ZnO 形貌特征。由图知,未进行分散的纳米ZnO团聚现象很明显,而经分散的纳米ZnO呈规则的多边形,分散良好,且粒径低于100nm。 2.3 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表1不同条件处理织物的抑菌圈直径(单位:mm) 标准空白样 桑蚕丝织物 非纳米纳米ZnO处理桑蚕丝织物 纳米纳米ZnO处理桑蚕丝织物 对大肠杆菌 0 ﹤7 8.0 8.5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0 ﹤7 8.4 9.2 注:标准空白样为FZ/T 73023-2006抗菌标准中测试基准样 由表1可知,标准参照样的抑菌圈直径为0mm,经非纳米ZnO分散液处理的桑蚕丝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菌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