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数字化气氡与模拟水氡的差异性-前兆数据处理系统.doc

浅析数字化气氡与模拟水氡的差异性-前兆数据处理系统.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数字化气氡与模拟水氡的差异性-前兆数据处理系统

浅析数字化气氡与模拟水氡的差异性* 朱方保1 王雪莹2 张朝明2 陶月潮2 汪世仙1 (1、安徽省庐江地震台 2、安徽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以安徽庐江井的SD—3A型自动测氡仪连续观测和FD—125测氡仪人工观测的资料为基础,结合笔者的观测实践和有关试验,并参考省内外有关台站的观测资料,分析和讨论了数字化测气氡和人工测水氡在地下水中的赋存方式及相互关系、取样方式、测量方法、计量单位的物理意义、影响因素、干扰排除、标定方法、前兆异常动态等方面的差异及其可能的原因。便于观测人员和研究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和参考。 关键词:气氡;水氡;数字化;差异性 0.引言 加拿大物理学家欧文(Owens,R.B.)在1899年发现“钍射气”——氡(220Rn)和德国物理学家道恩(Dorn,F.E.)在1900年发现“镭射气”——氡(222Rn)。氡(220Rn)是天然放射性元素钍(232Th)的衰变体之一,半衰期为3.64天的放射性稀有气体。氡(222Rn)是天然放射性元素铀(228U)的衰变体之一,即是由镭(226Ra)生成的半衰期为3.825天的放射性稀有气体。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近地表大气中氡浓度变化与地震活动有关联。在1966年4月26日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Ms5.3级地震之后,B·И.乌洛莫夫等人首先总结了震中区深孔水中氡气与该地震的对应关系。从此以后,地下水中和土壤气中氡浓度的测定在地震监测预报中逐步推广应用。 随着地震前兆数字化观测技术的逐步推广应用和地震监测预报研究的需要,在同一井孔开展综合观测已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进入“九五”以后,在人工测量井、泉地下水中水氡的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井、泉水中逸出气氡的数字化连续观测。目前,世界各国数字化自动测氡和人工取样测氡的仪器多种多样,有很多文献都着重介绍了水氡和气氡的相同之处,并用气氡代替水氡,但对两者的相异之处却很少提及。几年的观测实践使我们逐步认识到,用SD—3A型测氡仪进行数字化自动测氡与用FD—125型测氡仪人工取样测氡虽然在测量原理上基本相同,但它们的采样方式、观测过程、计算结果、影响因素、干扰排除、异常判定等却不完全相同。因此比较二者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对今后井、泉中氡的观测有实际意义。 关于一致性研究,笔者[1]和其他研究者[2]、[3]已有报道,本文着重讨论数字化自动测量气氡与人工观测水氡之间的差异性。文中讨论所选择的仪器分别为:人工测氡的仪器是FD—125型氡钍分析器,数字化自动测氡使用的仪器是SD—3A型自动测氡仪。 1.数字化测氡与人工取样测氡工作流程的差异性 数字化测氡仪器中探头部分和人工取样测氡一样采用了闪烁记数法,其原理都是氡原子在闪烁室中发生衰变,所放出的α粒子轰击在闪烁室内壁的硫化锌晶体上,引起硫化锌原子激发而闪光放出光子,此光子被光电倍增管接收后,便在其光电阴极上产生光电子,完成光电转换。光电子受电场作用聚焦到光电倍增管的倍增极上,激发出二次电子。最后,二次电子被加速放大成电子流,在光电倍增管的阴极负载电阻R12上形成一脉动电流而输出一负脉冲电压。闪烁室内,α粒子的数目与氡的浓度成正比,即与闪光的频率成正比。因此,记录光电倍增管输出的脉冲频率也就可知闪烁室内的氡浓度。不同的是在人工取样观测中氡射气进入闪烁室后,封存静置等待放射性平衡后再记数;而在数字化测氡中采用了流通方式,即含氡的气体源源不断地从闪烁室中流过,采集器定时采集数据的方式。 在人工取样观测中氡射气进入闪烁室后要静置1小时,也就是在闪烁室中停留1小时以上;而在数字化测氡中,采用流通计数的方式,因而氡射气在闪烁室中停留的时间与人工取样测氡相比就显得很短,只是气体流量越大,停留时间就越短。在人工取样观测中,测数之前要测量空气本底,并在计算氡值时扣除,从取样到计数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氡会因衰变而减少,最后要根据衰变时间利用衰变函数计算出取样时的氡值;而在数字化测氡中不需要这个过程。在人工取样观测中,氡射气进入闪烁室后,由于衰变产生子体,子体也发生衰变,这样就有子体的增长与消亡,也就是所谓放射性平衡问题;而在数字化测氡中,氡射气在流经闪烁室的途中,一部分发生衰变将子体留在闪烁室中,大部分随气流流出了闪烁室,母体和子体发生分离。虽然接着有母体补入,但其平衡的本质不同于人工取样观测中的平衡。在人工取样观测结束以后,用抽气方法冲洗闪烁室,以降低本底和防止闪烁室被污染,而数字化气氡在测数之后却没有这些操作。 由于测量过程的不同,因此,在2000年6月,用两种仪器在相同条件下测量同一种气体,即用密封塑料袋收集气水分离装置的逸出气,用FD-125测氡仪进行测量,并与同时间的气氡测值进行比较,发现测量结果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见表1)。 表1 SD-3A和FD-125测量气氡的结果 实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