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说西周金文中用作地名的斤-先秦史研究室
试说西周金文中用作地名的“斤”
王泽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西周金文中有一个字形作“斤”的字,用作地名,见于《殷周金文集成》2674征人鼎,以及新近发布的京师畯尊,涉及周昭王伐楚、南巡路线。
征人鼎,又名天君鼎,陈介祺旧藏,现藏日本。25个字(含合文1,见附图1):
丙午,天君乡(飨)
酉(酒),才(在)斤,天
君(赏)氒(厥)征
人斤贝,用乍(作)
父丁彝,。
京师畯尊,由李学勤先生在《文物》2010年第1期上刊布,26字,其中个别字反书(见附图2) :
王涉汉伐
楚,王又(?)工。
京师克斤,
王(釐)贝,用乍(作)
日庚宝
彝。。
此外,还有一件正簋,又名天君簋(《集成》4020),22字(含合文1,见附图3-1、3-2):
,癸亥,我天
君乡(飨)餂酉,
贝氒正斤贝,用
乍父丁彝。
正簋与征人鼎的作器者为同一人。正簋,或以为伪,或以为真。 笔者认为,就摹画的器形和纹饰而言,时代与西周早期相合,但铭文应属伪作。
李学勤先生曾将“斤”释作“麇”,以为在今湖北郧县。西周早期金文中有“麇”字,见于亳鼎(集成2654),也属地名。笔者以为,“斤”或可以释作“蕲”,地望在今湖北蕲春附近。下面从几方面稍作讨论。
一、昭王伐楚、南巡路线。
由京师畯尊铭文可知,“斤”的地望和昭王伐楚、南巡的路线有关。
西周时期,从周王朝中心地区,到南方江汉地区,可能有两条路线,一条是西线,从丰镐出发,沿汉水南下。据太保玉戈,“六月丙寅,王在丰,令太保省南国,帅汉,遂殷南,令厉侯辟······”,若太保召公出发地点在丰,则其南下或走西线。另一条是东线,可能在营建成周之后,更多从成周出发南下。据鄂君启节的车节(集成12112),其西北路线,“就阳丘,就方城,就象禾(即“象河”,在今河南省泌阳北象河关)”,这可能也是东线南北途经之地。
据簋(集成3950),昭王十五年征伐楚荆,从成周出发。据静方鼎(新收1795),在十八年的十月,昭王在宗周派遣中和静等省南国。据甗(近出二126),十九年正月王尚在宗周;在十九年的上半年,王已动身。据静方鼎,到了十九年八月,王已经到了成周。之后,据中觯(集成6514),王大省公族于唐。由此可知,昭王及其臣属南巡,更多是走从成周出发向南的东线。而麇地远在汉水上游。这是笔者在讨论时所考虑的一个方面。
《周本纪》载,“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据《吕氏春秋·音初》、《竹书纪年》、杨雄《蜀都赋》、《帝王世纪》等,昭王没于汉水。所以学者或以为“江”应作“汉”。但因为楚都其时在丹阳,《周本纪》也许是统而概之,表明昭王一行曾南至于长江。金文中的“南国相”(静方鼎)、“相侯”(集成6002作册析尊等)位于今湘水流域,那么昭王时周王朝经营南土至于长江流域,是完全可能的。
结合相关金文分析,诚如李学勤所言,昭王伐楚荆及南巡,以及相应的周王朝对南国的经营,涉及的地区非常广大,甚至涉及“虎方”、今湖南湘水流域的“相”、今四川省的新繁县一带的“繁”等。因此,对其中有些活动的地点的理解不一定只限于和伐楚战事相联系。
二、鄂东一带西周前期文化遗迹。
历史上,孝感曾发现过“安州六器”,铭文涉及昭王伐楚及南巡。20世纪50年代以来,鄂东地区经考古发掘陆续发现一些西周早期遗址,其中的铜器和陶器等遗物时代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学者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些器物的形制、纹饰、铭文及器物组合具有典型的中原文化风格,表明此地当时与周王朝之间有一定联系。这些发现,应该和西周前期周王朝向南方的发展结合起来考察。近年,麻城宋埠镇金罗家又发现了一处时代大致为西周中期的古城址,就其文化因素而言,与周文化关系较密切。有学者已经根据相关材料指出,这些现象表明,西周王朝在孝感、黄陂、麻城这一大三角区域内有着较强的直接存在。又有学者研究认为,以鄂州为中心的鄂东地区,大约到春秋中期才成为楚地。
三、西周时期周王朝向南方发展与当时铜路的关系。
史墙盘铭文(集成10175)涉及昭王史事时,有“隹寏(贯)南行”语,联系中方鼎(集成2751、2752)和中甗“王令中先省南国,贯行”等相关记载,裘锡圭先生同意唐兰先生的观点,指出应该与周人想贯通从南方掠夺金属的道路有关。涉及昭王伐楚、南巡铭文中有“孚金”(集成03907过伯簋、集成05387员卣)、“易金”(集成06001小子生尊、集成06002作册析尊等)内容,或也可证明这一点。
西周时期的铜矿遗址,以长江中下游两岸的沿江铜矿带最为集中。以长江中游为例,湖北大冶铜绿山遗址可早到西周早期,江西瑞昌古铜矿早在商代早期就已有采铜炼铜的规模生产。学者据此探讨商代及西周的铜路问题。这两处古铜矿遗址,距离蕲春很近。
四、文字训诂。
《说文·艸部》,蘄,艸也。从艸,声,江夏有蕲春亭(段注改作县)。徐铉谓说文及其它字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21.13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椹.docx VIP
- 合肥南站枢纽方案.pdf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司年度颁奖晚会主持词与公司年终工作总结2合集.doc VIP
- GB/T 27726-2011_热塑性塑料阀门压力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 医学生全国水平测试题库.pdf
- 2025年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第十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课件.ppt VIP
-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pptx VIP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精要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