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成本也可以降低很多~.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然,成本也可以降低很多~

传统20 脚JTAG 底座个头大,占用PCB 面积多,连接线复杂。基于STM32F103C8T 的SW 模式 Jlink,只需要三根线即可与目标板实现通讯,可实现程序下载,单步调试等功能,除了不能 检测目标板电压、不能给目标板供电、速度有所降低之外,与完整版JLink 的功能是一样的。 当然,成本也可以降低很多~ 首先从 PCB 开始,该方案的最初设计是借鉴了 IAR 公司的开发板原理图,后又经网友 XiaomaGee 优化后,得到了目前的版本,如下图所示 原理图是用OrCad Capture CIS 画的,感觉用起来比AD 要舒服一些,外表没有AD 花哨,但 是用户体验做得很好。电源部分用的是RT9193,线性稳压,价格便宜,体积小,最大输出电 流 300mA,对于下载器来说已经足够了。左侧中间的接线端子用于给STM32 烧写固件,其他 部分没什么难度,照着画就行。 接下来就是最让我纠结的布线,由于板子并不复杂,于是选择了 AD 进行布线,封装用的是 AD 自带或者LP Wizard 生成的。经过几天以来反复的调整,总算是出来一个初级版本了。PCB 拿到手之后,第一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唯一的缺憾就是USB 那边多出来了零点几个毫米(设 计缺陷),会影响USB 插头的安装,砂纸简单处理之,搞定。 接下来,到了展现本人焊工的时候了,经过反复折腾,看上去还是挺不错的,电容电阻全部 选用0603 封装,焊起来比较考验功夫,不过有松香就另当别论了。 硬件搞定后就是固件烧写了,烧写工作需要一个通用版的 JLink,之后就可以鸡生蛋蛋生鸡 了,为了节省板子空间,固件烧写接口仍采用SW 模式,20 针JTAG 工作在SW 模式下的引脚 定义如下: 只需要SWD、SWC、GND 三根线,即7 号、9 号及GND 中的任意一根针,由于固件烧写一次后 就不再使用(掉固件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不需要再焊排针上去了,把杜邦排针插上去,斜 方向给点力就能良好接触,如下图 连接顺序:插针,原始JLink 上电,烧写器上电(USB)。断开时步骤相反,切不可颠倒!尤 其不能在上电时断开上图中的连接,否则会烧坏器件! 打开J-Flash ARM 选择 File-OpenProject ,由于默认工程中没有 C8T 的选项,所以选择相近的 STM32F103RB.jflash 并在Options-ProjectSettings 里面,将目标元件改为C8T 选择File-OpenDataFile 选择烧写器的固件,点击Target-Connect,会出现以下信息 表示检测并连接到目标芯片,但由于电压过低,断开连接。 对于全功能JLink,1 号针的功能有两个:检测目标板电压;为内部的电平转换芯片提供输出 端参考电压。也就是说,如果目标板电压为3.3V,那么这里也必须给1 号针提供3.3V 电压, 才能保证正常输出。由上图可知,20 针JTAG 的2 号针可以提供VCC 供电,而当我打开J-Link Commander 输入power on 时,却发现2 号针输出的是5V 电压,如法通过直接短路1、2 号针 来解决问题。正当我手足无措的时候,发现JLink 的主芯片烧写接口上,有一根线的宽度很 可疑 左起第一根线的宽度,用作信号线的可能性很小,极有可能是起到供电的作用,于是拿起万 用表,果然! 于是牺牲掉一根杜邦线,问题解决 最终接口连线如图 整体效果 再次Connect,错误消失 点击Target-Auto 自动下载固件,下载成功后出现如下提示 断开连接,重新插上烧写器,电脑提示找到JLink,至此,制作成功~ 进入MDK 的JLink 设置页,第一次进入会提示固件升级 之后选择SW 模式 完成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单步调试什么的都可以完美支持,不过速度会稍微慢一点(2M), 毕竟只有3 跟线 以下是制作所需资料: 1、原理图(pdf 及OrCAD 版本) 点击此处下载 ourdev_713735AQW1O5.rar (文件大小:29K) 2、PCB (pdf 格式,边框已修正) 点击此处下载 ourdev_713746Q6KS3O.pdf (文件大小:19K) 3、HEX 固件 点击此处下载 ourdev_713743PK2H7A.rar (文件大小:27K) 4、XiaomaGee 的原版资料(转自原帖),里面有MDK 及 IAR 中的设置方法 点击此处下载 ourdev_713739J78TOT.pdf (文件大小:9.28M) 5、IAR 原版原理图 点击此处下载 ourdev_713747GLWL08.pdf (文件大小:1.07M) 6、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