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有机栽培之土壤管理.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栽培之土壤管理

第四章 有機栽培之土壤管理 一、土壤的定義 (p104) 土壤是地殼表層具有三向度的獨立變動自然體,其特性是土質鬆軟、厚度不均、色澤不一,其組成分是礦物質、有機質、土壤水分與土壤空氣。 二、土壤的功能 (p104) 土壤最大的功能,是支撐讓植物的根得以直立,並能供給植物所需的營養成分、水分及氧氣。 三、土壤的組成(p104) 1礦物質:來自岩石風化的結果。 2.有機質:來自動植物殘體。 有機質含量少於20或30 ﹪者,稱為礦質土 有機質含量大於20或30 ﹪者,稱為有機質土 四、土壤質地 (p105) 1.土壤質地(Soil texture)是指土壤粗細的程度或土壤中大小土粒之分布。 2.直徑在 2 公厘以下的粒子才算是真正的土壤粒子, 2 公厘以上的稱為石礫 3.分為砂粒(Sand)、坋粒(Silt)及粘粒(Clay ) 五、土壤肥培管理要考慮的面向(p108) 1.考慮氣候面向之自然條件 2.考慮作物面向之需求特性 3.考慮土壤面向之性質 4.考量有機肥料面向之性質 六、土壤肥培管理要考慮之作物面向之需求特性(p108) 1.溫度 2.土壤 pH 值 3.土壤質地 4.養分需求 5.產量 (產量大者養分吸收量大) 6.其他特性 七、作物之養分需求要考慮的因素有那些?(p109) 1.施用量 2.各元素比例 3.施用時間 八、土壤肥培管理要考慮之土壤面向之性質(p110) 1.土壤排水性 2.土壤 pH 值 3.土壤電導度 (EC) 4.土壤有機質 5.水分管理 九、土壤電導度 EC (p111) 1.溶於水中的離子,皆可以導電,因此可藉由電導度儀來測定各種離子的導電總和,亦即所謂之「電導度」。 2.土壤飽和水電導度 (ECe) 傳統上使用「毫姆歐/公分」為單位(mmho/cm) 3.全球統一標準單位用 S/m, 其中 1 mmho/cm = 1 dS/m 十、ECe 值和植物的關係(p111) 0 ~1 時,對植物之影響大多可忽略。 2~ 4 時,只有敏感作物之生長會受抑制。 4~ 8 時,大多數作物之生長會受抑制。 8~16 時,只有耐鹽性作物還可生長。 16 時,僅少數耐鹽性作物還可生長。 十一、土壤有機質的含量(p112) 1.平地一般穀類及果樹作物土壤有機質含量需提高到 4~5 %。 2.蔬菜作物土壤有機質含量需調至5~6 % 3.每提高一千公尺,土壤有機質要增加 1.5 %。 4.也可以將土壤有機質調至3~4 %,再施追肥。 十二、土壤水分管理(p112) 1.一般蔬菜田可控制土壤水分張力在 0.3~0.5 大氣壓,大約比田間容水量少一些 。 2.穀類可控制土壤水分張力在 0.3~1.0 大氣壓。 3.果樹在生長旺季可比照穀類作物,在催花期最好保持在 0.5大氣壓以上張力。 十三、土壤肥培管理要考慮之有機肥料面向之性質(p113) 1.有機肥料之種類 2.有機肥料的衛生狀況 3.有機肥料之養分含量 4.有機肥料之養分供應速率 5.注意各種養分施用量之均衡 6.有機肥料中不良成分 十四、有機肥料之種類(p113) 1.固體有機肥料 — 通常當作基肥,於種植前施用。 固態有機肥之製造應於室內進行。 溫度升至 60~70 ℃時應進行翻堆。 經過 60 天後即可使用。 2.液態有機肥料 — 追肥通常以液態有機肥較佳。 十五、有機肥料之養分供應速率(p114) 1.低碳氮比的有機肥料,其礦化速率較快 2.高碳氮比其礦化速率較慢。 3.有機肥碳氮比低者,肥料殘效低,反之則殘效高。 十六、IFOAM「國際有機農業聯盟」之肥培管理標準 1.作物面向 2.土壤面向 3.肥料面向 十七、作物面向(p116) 1.作物及品種之選擇 — 所有種子及植物材料必須是經有機認證 2.作物生產之多樣性 — 包含豆科植物的多種作物輪作、全年儘可能將土壤以多樣植物作適當的覆蓋。 十八、土壤面向(p116) 1.農田轉型期之長短 2.污染控制 3.土壤及水保育 十九、農田轉型期之長短(p117) 轉型期之長短會隨著下列兩種情況而有所不同 1.過去土地利用之情形 2.農田的生態狀況 一年生作物至少須在其生產週期開始前十二個月達到要求標準,才可獲得有機認證。 多年生作物(牧草及乾草除外)須在第一次收穫前至少十八個月達到標準。 牧草、乾草及其相關產品經十二個月之有機管理後可獲得認證 二十、污染控制(p117) 1.限制重金屬及其他污染物之累積。 2.塑膠覆蓋物只能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其他聚碳酸鹽(polycarbonates)類產品 3.禁止使用多氯化合物(PC)產品 二十一、堆肥的價值 (p121) 1.改善土壤物理性質 2.提高土壤肥力 二十二、堆肥的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