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蟑螂主要种类和特点-广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oc

蟑螂主要种类和特点-广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蟑螂主要种类和特点-广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蟑螂及其防制 一、蟑螂主要种类和特点 蟑螂种类繁多,大部分生活在野外,只有少数栖息于室内环境,我国主要蟑螂害虫有7属15种,我省主要有4属8种。分别为:蜚蠊科Blattidae大蠊属Periplaneta的美洲大蠊P. americana,P. brunnea,澳洲大蠊P. austrialasiae,黑胸大蠊P. fuliginosa;eostyloyga的斑蠊N. rhombifolia;姬蠊科Phyllodromiidae小蠊属Blattella的德国小蠊B. germanica;折翅蠊科Blaberidae蔗蠊属Pycnoscelus的蔗蠊P. surinamensis和灰色蜚蠊。 1、美洲大蠊 体型大,是室内最大的蟑螂,一般体长25-40mm,体色赤褐。前胸背板有一大的黑褐色蝶状斑,斑的中线向后延伸成“小尾”,中线前方有一“T”形黄色条纹(图5-5)。若虫色泽一致,大龄若虫前胸背板出现条纹。卵鞘深褐色,平均长8.59mm,宽3.69mm,形似红豆(图5-6)。 成虫羽化后第6~12天开始交尾,交尾后第3天开始产卵,平均每个雌虫一生可产卵鞘74枚。初产卵鞘呈乳黄色,逐渐变为棕褐色。在室内,卵鞘一般由雌虫用分泌物将其粘附在墙角、厨房操作台下面、抽屉、农贸市场柜台下面等等,每卵鞘具卵16粒,卵历期平均31.2天,卵鞘孵化率70.50%。每卵鞘平均若虫数13.2头。若虫经10~13次蜕皮,若虫期150~180天。成虫寿命366天。雌雄性比接近(♀1748/♂1740)。在正常饲养条件下,一年可完成一代。每年种群数量高峰出现在9月。本种有孤雌生殖能力。 美洲大蠊室内、外都有分布,喜温湿环境,最适温度为26-30℃。食性很广,爱好腐败的有机物。常侵入家庭、饭店、旅馆、宾馆、杂货店、酿造厂和各类食品厂,喜栖息于厨房、下水道、地下室、水暖管道、地台板和墙壁隙缝等处,室外厕所、粪坑(池)、垃圾堆、阴沟、沙井。美洲大蠊是我省居民住宅、单位、下水道等的优势种群,占81.11%(杜效锋,1998)。从现场和实验室的观察中表明:蜚蠊种间为了食物和栖息地,种群间可以混合生活同一空间,但它们的作用一般表现为相容或竞争关系。在一般情况下,美洲大蠊与澳洲大蠊可共存相容生存。但在有限空间内或食物来源缺乏的情况下,则两个种群间即出现对空间的竞争,或对食物的竞争,从而使两个种群的增长数量相互制约,或一个种群数量上升,一个种群抑制而下降(丁岩钦,1980)。美洲大蠊与德国小蠊存在很强的竞争,在实验室将德国小蠊引入美洲大蠊的饲养缸内,在相同条件下饲养,德国小蠊很快成为优势种,美洲大蠊数量逐渐减少,直至种群被消灭。 2、德国小蠊 本种属室内蟑螂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长12~14mm,棕褐色,翅发达,超过尾端,前胸背板有2条平行的黑褐色纵条纹(图5-6)。若虫黑褐色,背部中央有一淡色带纹。 老熟若虫经5分钟的蜕皮变为成虫,刚羽化的成虫为白色,2小时后体色逐渐变为棕褐色。成虫羽化后一般3~5天进行交尾,交尾持续时间55~120分钟,隔2~4天,雌虫开始产卵,卵包在卵鞘内,卵鞘为长肾形,挟持在腹部末端,若虫全部孵出,空卵鞘脱落,发育不正常的卵鞘,会提前或延期脱落,不能孵出若虫。卵鞘平均长7.78±0.48mm,宽3.36±0.14mm,产卵鞘间距平均24~30天,一生可产卵鞘4~10个,每个卵鞘含卵28~52粒,卵历期28天,平均孵出若虫数40只,卵鞘孵化率97%。刚孵化的若虫呈白色,经30分钟后变成棕褐色。若虫先后蜕皮5次,有6个龄期,据资料,观察435只德国小蠊若虫,其发育历期为37.56±7.06(30~58)天。成虫寿命♀203天,♂157天。其性比♀:♂=1.62:1(♀321/♂198)。 德国小蠊在适宜条件下(温度28℃,相对湿度65~80%),整个生活史平均约需62.81天,其中若虫期37.56天,成虫从羽化、产出卵鞘到下一代若虫孵出需25.25天。一年可繁殖4~5代。 该虫分布最广泛,在我国广东、内蒙、新疆、辽宁、黑龙江、北京、天津等省市,危害民居严重。在南方家庭少见,94年在我省调查占蟑螂种类的1.37%(杜效锋,1998),但目前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如当时韶关市未发现德国小蠊,但这两年已在宾馆饭店可见德国小蠊的侵害。德国小蠊主要侵害酒店、宾馆、饭店、食品加工厂、飞机、船舶、火车等,是该生境的优势种。 通常德国小蠊成群隐蔽在潮湿和食料丰富的厨房、食品加工器械内、食品贮物间的缝隙、角落和支架转角处、。比较喜吃发酵甜食,在西餐厅、面包加工及销售场所种群密度特高。另外,该虫相对其它种类蟑螂不怕噪音,震动和强光,白天也能见到其活动,夜间活动高峰在23时。德国小蠊个体小,易在各类场所活动栖息,特别在厨房和杂物间的各种物品都可发现小蠊的活动,这特点对使用滞留喷洒杀灭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