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自然疗法谈中国医学的灸法.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自然疗法谈中国医学的灸法

從自然療法談中國醫學的灸法 楊 士 萱 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說過:「人越是遠離自然,便越是接近疾病」。且根據新英格蘭 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調查發現全球有1/3的人口選擇以自然療法來治 病。而何謂〝自然療法〞呢?自然療法即是結合生理與心靈、科學與經驗、傳統與文化的治 療與診斷,將焦點放在病人身心靈的整體上,滿足現代人的健康意識。 依陳紬藝老師的看法,認為自然療法有以下特點:1 、疾病是友不是敵。2、真正的治療 者是自己的身體而不是醫生。3、反對「見病治病,見證治證,見菌治菌。」4、反對「細菌 致病學說」。5、不吃化學食品,不服化學藥品。6、講究整體療法。7、講究飲食療法。8、 講究原因療法。9、講究王道療法。而中國醫學中的灸法,是根據人體全身經脈運行原理,來 活化身體特定穴位的功能,以達到防病與治病的目的,此乃符合調節自身的生理功能,以適 應外在環境變化的自然療法的理念。 近代國內外對灸法防病治病的機理,做了大量的科學實驗研究,證實灸法能提高和調節 免疫功能,對中西醫難治的免疫性疾病有較好的療效,值得進一步研究和臨床實踐。由於科 技發達,文明進步,身體肢節的活動日益減少,全身器官及系統的運作也漸漸變差。尤其是 上班族群的職業傷害,及因缺乏運動所顯現的病狀日趨複雜,不僅妨礙生理健康,往往也可 能惡化成精神官能症候群。中醫一向注重『上工治未病』,經穴按摩與灸法正是可運用於平時 的傳統醫學的寶藏,是上工治未病最好的方法,相信亦是現代人養生保健最好的自然療法。 灸法簡介 針灸醫學是中醫學中神奇而又合乎科學的典型代表療法。自從針灸掀起世界醫學界的狂 濤後,由於經絡系統的分明,治療效果的卓越,其科學性已為世界醫學界所肯定。灸法是中 國最古老的治療方法之一,其法老少皆宜,療效顯著,且在針灸學的領域中,也以灸療法的 操作方法最為多樣。灸法的起源很早,在內經之前已有灸之存在,其起源之時間,當在針術 之前,而在發明取火與砭石(即針術之濫觴)之應用的同時或之後。 有關灸療法的歷史,在文字上可供稽考者,始於戰國時代的著作黃帝內經中《素問‧異 法方宜論》:「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凜冽,其民穴居野處而酪食, 臟寒則生滿病,其治宜灸炳。」所以按內經所記載,灸法的起源地,當始於中國的北方,而 且確知在戰國時代已相當盛行,是中國最古老的醫療法之一。 《靈樞‧官針篇》:「針所不 為,灸之所宜。」《醫學入門》亦云:「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說明了灸 法使用的廣泛性及其獨特的治療作用。 艾的性能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治病的藥草。中醫學認為:杏為中醫之花,艾為中醫之草。 針灸中的灸法,即以艾為主要成分,置穴位上進行灼燒來治病。艾葉,又名冰台,為菊科灌 木狀多年生草本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wvl. et 錄》記載:「艾葉味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清.吳儀洛 《本草從新》:「艾葉苦辛, 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內服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溼,暖子宮, 94 止諸血,溫中開鬱,調經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逐百病。」《本草綱目》亦說:「艾 葉能灸百病」。所以艾草可使白血球吞噬能力增強,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並具有抗菌、抗病 毒的作用。常言道:〝居家常備艾,老少無疾患。〞在室內熏蒸艾葉,可淨化空氣,有效預 防傳染疾病的發生。 施灸的方法與使用的材料雖多,但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材料,仍以艾絨為主。艾葉經過 處理,製成艾絨,具有幾個特點,第一,便於搓揉成大小不同的艾炷,易於燃燒,氣味芳香; 第二,燃燒時熱力溫和,能竄透皮膚,直達深部,似有物質直刺之感,並有暢快感覺,為它 種物品所不及。艾絨平時應置放在乾燥的容器中保存備用,注意防止受潮,並常曝曬之,且 保存愈久品質愈佳,因其質地柔軟,火力柔和,不僅灼燒時痛苦較少,且反有暢快感覺。兼 以遍產各地,價值低廉,故幾千年來,一直成為灸治要品而不墜。 艾灸的作用 (一)溫經散寒 《素問‧異法方宜論》說:“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 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炳。”《靈樞.禁服》篇又說:“陷下者,脈血結於中,中有著血, 血寒,故宜灸之。”從上述經文中,可以理解灸法具有溫經散寒的功能。乃因艾火之熱力能 深透肌層,溫經行氣,艾的性能生溫熟熱,通諸經,逐寒濕。所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