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历史.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印度历史

目录 目录 新课导言 新课内容 课堂练习 课后拓展 导言 佛教的经典用语 1、一切皆为虚幻。 2、不可说。 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南亚次大陆 河流:印度河和恒河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古印度早期文明 哈拉巴文明(前2500年—前1750年),一般认为由达罗毗荼人创造,属于青铜时代文明。已经有自身的文字,农业水平较高,城市建筑规划已十分完善。主要遗址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雅利安人是操印欧语的白种人。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游牧为生。 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0世纪,雅利安人的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取代了印度原有文明。 征服者称自己是“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人”。 雅利安人入侵 吠陀时代 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历史,被称为“吠陀时代”。(为何得名?) 雅利安人的宗教经典吠陀和解释吠陀的梵书,是这一时期主要的历史文献。 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得益于大河流域的灌溉之利,农业得以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化日益明显,雅利安人的原始氏族公社瓦解,阶级国家产生。到前6世纪,印度河、恒河流域共有20多个国家。 种姓制度 产生的历史背景:(与雅利安人的军事征服与内部分化有关) 1.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用种姓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 2.雅利安人自身的原始氏族公社瓦解时,不同阶级产生,其自身内部出现了等级划分。 种姓制度的内容:人为地将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统治集团编了一个神话:造物主梵天的圣体的不同部位,手、嘴、双腿、双脚分别化成了不同的种姓。 嘴 手 腿 脚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各种姓之间界限严格 种姓制度的特点:社会地位不平等 1.严格的社会等级区分,并且种姓世袭。 2.职业世代相传。 3.实行种姓内婚制。 4 .不同种姓的法律、宗教地位不平等。 佛教创立的概况 时间: 地点: 创始人: 公元前6世纪 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徒尊奉为“释迦牟尼” “佛陀” ) 1、释迦牟尼为什么要创立佛教(目的)? 课堂练习 2、佛教宣扬“众生平等”的政治动机是什么? 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 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 佛教教义 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 四谛 苦谛:一切皆苦 集谛:苦必有因 灭谛:苦能灭寂 道谛:灭寂有道 课后拓展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主要表现为“业报轮回”的平等。认为不管高级种姓还是低级种姓,修了善业的来世将生于富贵人家 ,修了恶业的来世将生于低贱的人家。佛教对现实生活中不平等的事实基本上是认可的。 请问:你如何看待佛教所宣扬的这种平等?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