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坚强趣味语文.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叶坚强趣味语文

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由于这一特点,在书面语与口语中也产生了不少句读笑话。 清代《朱子治家格言》说:“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广为流传的句读笑话即与此相关。据说一文人家中来客,因遇雨而客人滞留家中,心中烦闷就写下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打油诗两句,以抒写忧烦。但客人看后,将其五言句重新句读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遂将逐客令曲解为迎宾曲。这一故事说明客人利用句读特点钻空子,既对主人调侃以化解尴尬的局面,同时也减轻了自己不安的情绪,温文尔雅,谈笑风生。 口语中无句读问题,但可借助语句停顿及句调来表达语法关系,但也有故意不用这些手段而制造模糊语义的。梁实秋《雅舍小品·算命》说:“据说有一个摆摊卖卜的人能测知任何人的父母存亡,对任何人都能断定其为‘父在母先亡’,百无一失,因为父母存亡共有六种可能变化……。关键在未加标点,所以任何情况均可适用。”这里算命先生首先玩弄了一个句读花招,因为人总是要死的,而父母同时死的可能性极小,基本上是有先有后,而“父在母先亡”就可涵盖两种情况:一是“父在,母先亡”,二是“父,在母先亡”,前一句读“在”为动词,后一句读“在”为介词,存亡顺序相反。其次,又牵涉到时态问题,如果卜卦者父母均已亡故,算卦者可将它解释为“过去时”的情况;如果父母仍健在,他可说成是“将来时”的预测,如果现在是一存一亡,正好落入两种句读中的一个。算卦者往往在与卜卦者交谈中察言观色,据其透露的蛛丝马迹随时调整自己的语意,以显示自己有先见之明。 “健讼之误与庸师误人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典籍源远流长且从未中断。但由于古今汉语的演变造成了文献阅读的障碍,常出现句读方面的错误。《容斋四笔·健讼之误》在分析《易经》讼卦彖辞时说:“讼卦日:‘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以‘健’字为句绝,……而童蒙入学之初,其师点句,辄混于上,遂以‘健讼’相连,……。”洪迈是宋代人,他指出的“健讼”之误可能是当时较普遍的现象,他还引用文化名人黄鲁直《江西道院赋》“细民险而健,’以终讼为能”证明以“健”字为句绝的正确性。 句读的错误主要是汉语知识贫乏及对古籍不熟悉造成的,所以古代的启蒙教育要求“一年视离经辨志”,即正确为古文加标点与正确理解古书的内容,所以韩愈《师说》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人,是无当教师的资格的。明代冯梦龙《笑府·读破句》有一个庸师的笑话说:“冥王恶世多庸师,不识句读,误人子弟,乃私行访之。闻有教《(大学)序》者,念曰:‘大学之,书古之,大学之所以教人之。’即命鬼卒勾来,责之曰:‘汝何甚爱“之”,我罚你做一个猪。’其人临行,回顾曰:‘做猪所不敢辞,愿判生南方。’王问其故,对曰‘南方之(猪)强于北方之(猪)。’”这是由一个句读错误引发出另一句读错误的连锁句读笑话。第一个错误还与方言有关,冯梦龙生长苏州而用吴语,至今吴语中“之”、“猪”同音。庸师先将《序》的首两句“大学之书,古之大学之所以教人之法也。”错断为“大学之,书古之,大学之所以教人之,……。”全以“之”字结尾,所以冥王要罚他做猪。冥王由“之”联想到“猪”,是一音多词的跳跃性思维联想,有调侃义。不曾想庸师竟然顺水推舟,沿顺这一调侃性思维,认“之”为“猪”,而提出了“愿判生南方”的要求。面对这突兀的要求,冥王请教其中缘由,不想又引出一段句读错误,更是出人意表。“南方之(猪)强于北方之(猪)”是将《中庸》中“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的问话错断,该断不断,不当断却断,并利用了“与”与“于”的同音关系,错解成一个比较句。 俗话说“明师出高徒”,反之则“师之不明弟子拙”。庸师以讹传讹,误人子弟,古今一贯。这也是至今人们青睐重点中小学及名牌大学的根本原因,即名师效应。 大师的超人见识 《战国策·赵策》的“触龙说赵太后”一章,古时收在《古文观止》中,多年来又被收入历年的大中学教材,是流传千载、传诵不绝的美文。但遗憾的是,主人公“触龙”之名,被误读为“触砻(zhé)”,其误连绵竟至两千余年,这是古籍竖排及汉字形体相结合造成的句读错误。 清代的语言学大师王念孙根据秦汉古籍和自己的深厚的汉语知识功底,在《读书杂志》中断定:“此策及《赵世家》皆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今本‘龙言’二字误合为‘砻’耳。”但是,由于习非成是、积重难返,王念孙两个半世纪前的判断并没有为学术界所接受,只不过聊备一说而已。时光流转,到了公元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策》,可以明白无误地指认出,错解了两千余年的“触砻”,正作“触龙言”三字。只是到这时候,句读错误才得以一举廓清,而学术界回头再认识王念孙的论断时,无不俯首称是,重新立正敬礼,甚至于有一种五体投地的朝圣心理。与此同时,王念孙对下一句“揖”字为“胥”的传写之误的论断,同时获得了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