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故事——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综览.PDF

书的故事——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综览.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的故事——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综览

书的故事——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综览 李文洁 每一件珍贵古籍都有其独特的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都有着关于其成书、流传的故事。此次 “国家珍贵古 籍特展”汇集了来自全国80 多家藏书单位的各个历史时期的近 400 件珍贵古籍,以一种接近整体的风貌折射出 中国古代书籍、中国古代文化的光芒。 一、 书的产生 从结绳记事到有意义的符号文字,人类尝试着理解和描述他们赖以生存的世界。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甲 骨文,记录了殷商王族关于祭祀、收成、征伐、病患等等大事的卜问。刻有卜辞的甲骨,作为国家档案封存在 窖穴之中,安阳考古发现的一个 2 平方米的甲骨坑中,整齐地叠放着厚达 0.8 米的甲骨。我们的先人怀着极其 的敬畏卜问天意,以知吉凶祸福。“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西周政府两大机构之一的太史寮负责记录 一切重大的事件,以此揣摩天意,判断行止。当时的文献实物甲骨、金文中,处处流露出这种天命的观念。中 国早期的知识最初就是在天——人观念的观照下的各种行为准则和事件记载。 时至春秋,礼崩乐坏,出现了所谓 “官学下替”的现象,知识的天人色彩逐渐隐退,它也不再为贵族阶层 或某一职官所专有。诸子之学蓬勃发展,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思想活跃、极具创造力的特殊文化时期。各家之说 自成体系,门人后学则编录、整理并完善着开创者的思想。被后世奉为圭皋的 《论语》、《孟子》都是此时的产 物。这一时期,与各种学说的建立同样重要的是士人阶层的形成。他们以掌握知识为特征,不仅熟悉旧有的典 章则制,并且能在新的政治、社会格局下进行思考和阐发。士人阶层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维系者。 随着人类经验的积累、知识的扩充,产生了知识分类的需要。先秦时期的文献已肇始了经史子集分类体系 中的 “史”、“子”二部。而所谓 “经”是在大一统思想确立后,主要从儒家角度对西周知识体系的规范和继承: 以“六艺”之学为基础,附庸以后世对之的阐释。而“集”,即如其名,是个人的或集体的多种文体创作的集合, 其内容包罗万象,尤其包含了阐发个人思想、表达情感的文学作品。而四部分类中的各个子类,更从各个不同 的视角显示出知识的繁复。知识的分类,往往可以从整体的观照中昭显中国文化的丰富。 二、 书的流传——技术的作用 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知识群体的形成,对信息的需求以及信息交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此时,与文献的 载体和传播相关的技术问题成为发展的瓶颈。 缣贵而简重,从周秦直至汉魏,书写受限于物质载体,更多地用于文献的记录保存而非阅读流通。造纸术 的改进,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关于 “纸”的发展,有几件需要提及的事件: 睡虎地秦简中,已有 “纸”的字形;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文景时期的纸质地图是现存最早的纸质文献;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晋桓玄篡位时,曾下令以纸代简。纸,逐渐成为经济实用的书写材料而得到了 普遍的应用。 此次展览中有确切纪年的早期纸质文献有 296 年的 《诸佛要集经》和 417 年的 《律藏初分》。从敦煌写经中 的白经笺、硬黄纸到藏经中的金粟笺、磁青纸,以及历代书籍所用的椒纸、稗钞纸、连史纸、开化纸等等,已 然是一部造纸工艺的演变史。当这些有着从几百年到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纸质文献呈现目前的时候,纸在知识 传播中的基础作用也油然可见。 此次展览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唐仪凤元年宫廷写本,列有抄经衔名 12 行,清晰地再现了经卷整理直 至抄写完成的各个环节。武则天为亡母祈福,曾命人抄写 《妙法莲华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各三千部总计 二万多卷,颁赐各地,此卷为其中之一。这一展品不仅显示出唐代佛教的盛行,也蕴涵着从写本到刻本转型的 契机。虔敬地抄写,固然是信徒的功德,但信仰的传播也特别需要大量地散发规范文本。因而,咸通九年的 《金 刚经》为现存有确切纪年的重要早期印刷品,北宋开宝年间开雕卷帙浩繁的藏经,皆有其必然。 印刷技术日益发展,不仅形成了浙江、江西、福建、四川、江苏、安徽、广东等主要刻印地区,练就了一 批批工艺精湛的写工、刻工,同时技术本身的进步亦促生了活字印刷、多色套印等工艺。活字印刷在中国经历 了漫长的试验阶段,尽管早在北宋末沈括的 《梦溪笔谈》中已经记载了毕昇的泥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