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缸柴油机机体8-M8螺纹底孔组合钻床的总体设计及主轴箱毕业设计
目录
1、 绪论 4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
1.2 机床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5
1.2.1机床设计的目的: 5
1.2.2机床设计的内容: 5
1.3 机床的设计步骤 6
1.3.1 研究调查 6
1.3.2 总体方案设计 6
1.3.3 技术设计 6
1.3.4 设计要求 6
2 、组合机床的总体设计 7
2.1组合机床方案的制定 7
2.1.1 制定工艺方案 7
2.1.2 确定组合机床的配置形式和结构方案 7
2.2 切削用量的确定 9
2.2.1 组合机床切削用量选择的特点、方法及注意问题 9
2.2.2 确定切削力、切削扭矩、切削功率 10
2.3 组合钻床总共体设计——“三图” 10
2.3.1 被加工零件工序图 10
2.3.2 加工示意图 12
2.3.2机床联系尺寸图总图 17
3 、组合机床多轴箱设计 19
3.1绘制多轴箱设计原始依据图 19
3.2主轴、齿轮的确定及动力计算 20
3.2.1主轴的型式和直径、齿轮模数的确定 20
3.2.2、多轴箱所需动力的计算 21
3、3多轴箱的传动设计 21
3.3.1对多轴箱传动系统的一般要求 22
3.3.2拟定多轴箱传动系统的基本方法 22
3.3.3传动零件的校核 24
3.3.4多轴箱传动拟定实例 25
3.4多轴箱坐标计算、绘制坐标检查图 25
3.4.1选择加工基准坐标系XOY,计算主轴、驱动轴坐标 26
3.4.2计算传动轴的坐标 26
3.4.3验算中心距误差 29
3.4.4绘制坐标检查图 29
3.5绘制多轴箱总图及零件图 30
3.5.1多轴箱总图设计 30
3.5.2多轴箱零件设计 31
4、英文翻译 32
5、小结 34
6、参考文献 34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我国,组合机床发展已有年的历史,其科研和生产都具有相当的基础,应用也已深入到很多行业。是当前机械制造业实现产品更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高速发展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是集机电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制造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它的特征是高效、高质、经济实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交通、能源、军工、轻工、家电等行业。我国传统的组合机床及组合机床自动线主要采用机、电、气、液压控制,它的加工对象主要是生产批量比较大的大中型箱体类和轴类零件(近年研制的组合机床加工连杆、板件等也占一定份额),完成钻孔、扩孔、铰孔,加工各种螺纹、镗孔、车端面和凸台,在孔内镗各种形状槽,以及铣削平面和成形面等。组合机床的分类繁多,有大型组合机床和小型组合机床,有单面、双面、三面、卧式、立式、倾斜式、复合式,还有多工位回转台式组合机床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新型的组合机床——柔性组合机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应用多位主轴箱、可换主轴箱、编码随行夹具和刀具的自动更换,配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数字控制(NC)等,能任意改变工作循环控制和驱动系统,并能灵活适应多品种加工的可调可变的组合机床。另外,近年来组合机床加工中心、数控组合机床、机床辅机(清洗机、装配机、综合测量机、试验机、输送线)等在组合机床行业中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由于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是一种技术综合性很高的高技术专用产品,是根据用户特殊要求而设计的,它涉及到加工工艺、刀具、测量、控制、诊断监控、清洗、装配和试漏等技术。我国组合机床及组合机床自动线总体技术水平比发达国家要相对落后,国内所需的一些高水平组合机床及自动线几乎都从国外进口。工艺装备的大量进口势必导致投资规模的扩大,并使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因此,市场要求我们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研制新产品,由过去的“刚性”机床结构,向“柔性”化方向发展,满足用户需求,真正成为刚柔兼备的自动化装备。最早的组合机床于1911年在美国制成,用于加工汽车零件。195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与美国机床制造厂协商,确定了组合机床通用部件标准化的原则。初期,各机床制造厂都有各自的通用部件标准。为了提高不同制造厂的通用部件的互换性,便于用户使用和维修。197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公布了第一批组合机床通用部件标准。1975年,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颁布了中国的第一批组合机床通用部件标准。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可转位刀具、密齿铣刀、镗孔尺寸自动检测和刀具自动补偿技术的发展,组合机床的加工精度也有所提高。铣削平面的平面度可达0.05毫米/1000毫米,表面粗糙度可低达2.5~0.63微米;镗孔精度可达IT7~6级,孔距精度可达O.03~O.02微米。从2002年年底第21届日本国际机床博览会上获悉,在来自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机床制造商和团体展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G∕TJ 08-61-2018 基坑工程技术标准.docx
- 植物生理学课件(王小菁-第8版)-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pptx VIP
- 2024年中国工业饲料行业发展环境、供需态势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智研完整版727714864.pdf VIP
-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第19课《登池上楼》课件 粤教版必修1.pptx VIP
- 毛主席诗词80首.docx VIP
- 苏教版六年级心理健康 第8课感受角色责任.pptx VIP
- 2024年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初三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真题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标准化工程师基础教程课件.pptx VIP
- 安徽巢湖市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