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教育版《短歌行》精品课件10
短 歌 行 学习目标 通过诵读,理解诗的主旨,把握诗的结构。 学习作者运用“比”“兴”写法来抒发个人内心情怀的写作技巧。 “诗言志,歌永言”,“志”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所要说明的道理。在充分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之上,才能把握住诗歌的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最终完成把握诗歌主旨和结构的目标。请思考: 应该怎样给这首诗划分层次? 各个层次分别说明了什么样的主旨,哪些诗句最具代表性? 第一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第二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诗中的“比兴” 对比阅读 课堂检测 1、你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说明一下这首诗的主旨吗? * * 曹 操 主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但并没有软弱消沉,却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的句子有那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忧从 中来,不可断绝。 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句子有那些?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有关“比兴”的基本知识 南宋的理学家朱熹说:比 者,以彼物比此物也。简言 之就是比喻和比拟。它不是 直接地去说明客观事物,而 是用与之相类似的事物来打 比方。如《诗经》中的《硕 鼠》中有“硕鼠硕鼠,无食我 黍就是用盗食庄稼的大老鼠 来比喻奴隶主的贪婪本质。 朱熹又说:兴者,先 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物 也。它一般先描写自然景 物,再通过联想,以引起 诗人的思想感情的抒发。 如《诗经》中的《伐木》 开头兴句:“伐木丁丁, 鸟鸣嘤嘤”。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表明自己优待贤才的态度。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诗人少年时期曾立壮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但如 今却老病孤愁,毫无建树,但诗人并未消沉,他仍旧关心 国家大事。诗人也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比兴手法,如“孤舟” 就比喻了诗人飘泊无依的人生境遇。 教师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这首诗的主旨、结构和 作者运用“比兴”写法来抒发个人内心情怀的写 作技巧。要把握这些内容,就必须加强诵读, 如果连课文都不熟悉,就不可能完成学习目标。 抒发了作者因时光易逝、功业未就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招纳贤才、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 2、这首诗有很多地方运用了“比”的写法,请你尽可能地多找几句。 用“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短促。用“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比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比喻用人要“多多益善”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平抛运动 新课.ppt
- 平时养生的方法.doc
- 平抛运动实验(经典题型).doc
- 平抛运动的典型例题 5.doc
- 平昌县鹰才职校2011级旅游专业4月份月考试卷.doc
- 平成21年度第19回埼玉大学役员.ppt
- 平抛运动微课222.ppt
- 平煤建工六处施工组织设计.doc
- 平肝潜阳药.ppt
- 平等待人(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ppt
- 幼儿卫生与保健_排泄系统与内分泌系统 2.ppt
- 广东省东莞2016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广东小学四年级第8单元第6课-欧阳_修_醉__翁_亭.ppt
- 广东省中山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 广东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部(江门地区专用).doc
- 广东省六校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合考试.doc
- 广东省佛山市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广东省广州市2015年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英语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 广东的香格里拉之梅州大埔县景点与客家民俗.doc
- 广东省广雅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语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