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与谐及整合隐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宗教文化与谐及整合隐喻

宗教文化与谐及整合隐喻 硗碛嘉绒藏族乡,位于四川宝兴县青衣江上游东河流域,北靠小金县与嘉绒藏族聚居区相连;西望康定,比邻康区藏族;东北与汶川相接,与羌族毗居;顺东河南下经盐井、民治可至宝兴县城,则主要为汉族聚居区。据2004年底统计,全乡有1351户、共5192人,其中4423人为藏族,约占总人数的85.18%。1全乡辖加拉、尕日、咎落、泽根4个村15个村民组,乡政府所在地咎落村。 一、嘉绒藏族及其宗教文化 硗碛嘉绒藏族隶属于四川省雅安宝兴县。宝兴古为青衣人居地,后来归属穆坪土司。1928年,宝兴“改土归流”(2即改土司制度为流官制度)建立宝兴县,统治宝兴500多年的土司制度才永远退出了历史的舞台。1941年后逐步建立了南城镇,北城镇,五龙乡、陇东乡、硗碛乡、盐井乡、明礼乡。1950年5月宝兴解放,全县设3个区7个乡,其中,硗碛乡隶属第三区。1984年改硗碛藏族人民公社为藏族乡。3硗碛藏族人自称为“绒巴”,被识别为“嘉绒藏族”。这里的“嘉绒藏族”有两层基本意思:第一,是狭义上所指“凡是讲嘉绒语言的几个藏族地区,叫做嘉绒藏族。这几个嘉绒藏语区包括丹巴、马尔康、大金、小金、理县、黑水等地”。第二,广义上讲“嘉绒”藏区应该是以雀丹先生的研究为权威:在唐蕃合盟之始,今嘉绒地区属吐蕃辖地,划分区域并对其称谓时,以其地“嘉尔木.莫尔多”山为专称指代这一地区代称名,又因其地低湿暖和,日照充沛,宜农耕定牧,便称其地为“绒”(农区),后来简称其为“嘉绒”,实属一地区的称名。所指范围:嘉绒地处川西北高原的岷江即大渡河上游。东南方向至雅安市的宝兴县,南至甘孜丹巴县,西至壤塘县中塘,北至黑水县及里县。41954年,“嘉绒”被识别为藏族,之后就有了“嘉绒藏族”这一族群称谓。嘉绒藏族信仰藏传佛教,为了修“波罗蜜多”之方便,人们必须要搞好多方和谐,并通过巫术的技术性介入来追求上、中、下三界的和谐。这使得硗碛嘉绒藏族与藏传佛教信仰“绑定”在一起,充分展示出族教一体“民族体现宗教,宗教显示民族”之民族宗教性特质。 二、宗教文化的和谐隐喻 嘉绒藏族的文化,很少能脱离宗教特性的。嘉绒藏族的宗教文化表达了对上、中、下三界和谐、勾画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这样的价值旨趣从表达喜庆的锅庄舞与表达哀思的丧葬仪式是历史植入藏族生活的的宗教文化形式,集中表达了藏民族对人间美好、和谐生活的祈祷与祝愿。 (一)锅庄舞的和谐宗教性 锅庄舞作为藏民族固有的、群体而歌群体而舞的一种生活娱乐形式,具有民族性、群众性、娱乐性、宗教性等特点。这种舞蹈是为了满足人们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的心理,而且具有慰藉心灵的精神安抚作用。硗碛藏族锅庄舞蹈从各个层面都传述着和谐思想。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表现的:首先,从宏观维度看,舞蹈将宗教的哲学思想由外向内、逐级递进的将感恩意识与和谐追求表达出来,强化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用“和谐圈层”看:它是把宇宙看做一个圆,在这个圆的最外层,舞蹈充分表达了对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要素的感恩与赞颂,如开头曲跳对太阳的恩情、接着又分别对月亮、水、神山等进行了赞颂与祝福,正是对天人合一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的表述。这些思想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生命观,与自然共生共存的自然观;在中间圈层中,歌颂祖国、祝福祖国,表达人与国家的一体关系;在最里圈层是对街坊邻居欢聚一堂的喜庆表达,对自己祈祷吉祥如意。这说明舞蹈蕴含着包括自我协调,与人协调、与人相溶的丰富内涵,表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最后达到与国家共荣共存的理想境界,充分反映嘉绒藏族的博大和谐的社会观。其次,从中观维度上讲,藏民族对现世的和谐追求充分体现在社会观的集中表达上。 第一,人们要对共同生活的街坊邻居能够聚在一起欢庆表示出欢欣与祝福,且在歌舞中表达这种喜悦。这意味着族群个体是社会集体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成员,每个族群成员的加入集结为一种集体认同意识,体现出与人融洽相处的那种“美美与共”的大同境界。 第二,藏民族不光注重集体主义精神,而且也不会忽视对自身和谐的建构,即,在歌与舞交织的集体大欢乐中,也给自己唱吉祥、求顺利。这样很自然地把大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辩证关系协调得当,充分说明了藏民族文化精髓的超越性。最后,从微观的维度上,锅庄舞通过对舞蹈本身的组成结构诠释其和谐基础。从参与人员的性别结构上,是既有男也有女,由男女共同参与的活动。这足以表明阴阳本性的核心理念互根性,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消阳亢,阳消阴散。”说明阴阳搭配、相互协调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从年龄结构上,参与舞蹈者没有长幼之别,尊卑之序,上至82岁,下至4、5岁的,凡是有跳舞能力的都去跳舞。 从代际价值差异看,有穿着时尚又现代的年轻人,有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的老婆婆。这说明传统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