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索地方土地利用历史探究
探索地方土地利用历史探究作者:丁文广 牛贺文 仙昀让 吴洋 单位:兰州大学
土地利用是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对所生存的土地进行直接或间接干预的过程,从而使覆盖程度或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发生变化。历来有关土地利用方面的资料都着重于研究特定时段里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及所引起的土地覆盖程度的变化,进而生态环境的变化。干旱区主要由山地、荒漠、绿洲这三大系统组成。我国西北干旱区金塔绿洲在经过上个世纪几十年的开发建设后,绿洲面积大幅度扩大[1]。绿洲作为干旱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成为人们进一步向荒漠、山区开拓的根据地。在干旱地区,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是其生态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发展,对于干旱区绿洲的存在和发展及其稳定性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关学者对甘肃省酒泉市近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动态模型显示,农用地总体在减少,牧草地减幅较大;耕地有增加的趋势。并经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因子、经济因子和技术因子是酒泉市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因子[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使得土地以城乡居民工况用地、交通用地的利用方式所占比例增高。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与经济常出现失衡现象[3]。文中主要以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为主要依据判断使用年代,并有机结合其他资料综合重建西北干旱区土地利用的历史。
1汉初以前时期的土地利用(前206年以前)
先秦时期,甘肃的河西走廊一带居住着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据《史记大宛列传》的记载,乌孙是quot;行国、随畜、与匈奴同俗quot;,即是说乌孙与后来的匈奴都是利用河西天然丰富的草场,从事畜牧业生产[4],因此对河西走廊的开发是有限的[5]。汉初,匈奴在东灭东胡,西灭月氏,南破楼兰、白羊,北服浑庾、丁零之后,拥有quot;控弦之士三十余万quot;,建立起东起东北、西达新疆的强大奴隶制游牧国家[6]。随后,乌孙也西迁,自此匈奴占据了甘肃境内的河西走廊一带,此时由贤王部下的休屠王和浑邪王所管辖的范围内拥有谷水下游一大片牧场[7]。关于匈奴的人口数量,据史学家计,quot;匈奴休屠王和浑邪王在河西地区游牧时,其所部只有五万多人quot;[8]。匈奴对土地的利用,除了以传统的游牧狩猎为主外,同时从事少量农耕。当时的甘肃境内地广人稀,人类主要的活动以从事狩猎和游牧为主,对自然的破坏不严重,当然对土地的利用强度也不大。广大绿洲为优美的草原,山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其自然面貌可能仍基本上保持着原始的状态[9]。西汉武帝之前,乌孙、月氏、匈奴等少数民族依靠大地森林、草原、内陆河水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故汉初时期,甘肃境内的人类活动以游牧兼少量农业为主要方式,对土地的利用较为原始且程度较轻。
陇中是指包括定西地区在内的甘肃河东地区。据地方志记载,秦穆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23年)quot;秦穆公用由余谋,伐戎土,开地千里,遂霸西戎quot;。在此之前,本区域除洮河和渭河的部分河谷川暖地带有较小规模的农作物种植外,陇中的大部分地区是quot;大山乔木,茂林荫翳quot;,土地利用方式是以放牧为主,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秦汉之际quot;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扳为屋,山水清丽,林跨数鄯quot;。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quot;行辟士,废井田,开阡陌,任民耕种,赋税照亩起科quot;的变法,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准许土地买卖,奖励耕织,免除生产粮食多的人的徭役。秦穆公quot;灭驮、黝二族置狄道quot;(今临洮县)后,置郡垦荒,发展农业。秦始皇为筑长城以拒胡,派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电兵军垦,移民实边,将内地大量汉民移居陇中,官给耕牛、籽种、农具[10]。在秦王朝的一系列政策下,本区开始大规模垦荒种粮,耕地面积迅速扩大。
2汉代时期的土地利用(前206-220年)
2.1西汉时期的开发和土地利用(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政权,由于连年征战,西汉初年陇中地区耕地大面积荒芜。统治者为了恢复经济,实行quot;轻徭薄赋quot;、quot;赐民公田quot;的措施。召唤战时遗亡人员返乡耕田。到了文帝、景帝时期,牧、农两业趋向并举之势。据《史记食杂志》记载,当时quot;天水、陇西、北地、上郡与关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quot;。在历史上有名的quot;文景之治quot;时期,陇中也曾是quot;畜牧天下饶quot;的秀丽河山。即西汉时期,陇中的大部分土地以牧场的形式存在。汉武帝时,河西走廊东西部分别由匈奴休屠王和浑邪王占据,为了解除东西匈奴对汉朝的威胁,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派大将霍去病率领1万精锐骑兵收复河西,即历史上著名的河西战役,此次战役解除了汉王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