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护理体会
14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护理体会【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4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基础护理以及创面护理等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结果14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无1例死亡,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以上针对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措施是正确而有效的,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 护理
Nursing experience for 14 cases of acute necrotizing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strategi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necrot-izing fasciitis. Methodswe used psychologic nursing care, vital sign monitoring, basic nur-sing ways, wound nursing and other nursing skills for 14 patients with acute necrotizing fas-ciitis. Resultsall the patients leaved hospital with no death and no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the nursing skills that are adopted are effective and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necrotizing ;fasciitis;nursing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急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临床也比较容易误诊。其主要发病部位是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肌肉组织不受感染是其主要特征。如早期不能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患者往往死于败血症,死亡率高达30%。我院自1995年~2004年共收治急性坏死性筋膜炎14例,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并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5例,年龄4~71岁,平均36.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0~60个小时,平均34个小时;病变部位位于小腿5例,臀部及大腿4例,会阴及下腹部5例;病因:有明显外伤史5例,局部注射(肌肉注射和局部药物封闭)4例,继发于脓肿4例,原因不明1例。
1.2 临床表现
坏死性筋膜炎发病急骤,均有持续性高热,体温达39~41.2℃,其中4例出现烦躁谵亡。早期局部症状和体征不明显,但数小时后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边界不清,漫延迅速,很快皮肤出现散在的暗红色斑片状改变,继而出现紫黑色坏死和张力性血疱,8例伴有皮下捻发音。全组均经证实为皮下组织,筋膜广泛性坏死,皮下有坑道状改变和栓塞的小血管,未发现肌肉受累。
1.3 辅助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高达11.7~26.4 X 109/L,中性粒细胞0.81~0.90 。X线检查皮下积气8例,13例患者均行脓液培养,结果为大肠杆菌,棒状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孢菌,消化链球菌,脆弱类杆菌。7例行血培养阳性。
1.4 诊断标准
Fisher提出了5点诊断标准:(1)皮下浅筋膜广泛坏死伴潜行性坑道状损害,(2)全身中毒症状;(3)未累及肌肉;(4)伤口血培养未发现梭状芽胞杆菌;(5)清创时皮下微血管栓塞[1]。
2 治疗方法
2.1 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后即给予手术清创。采用多条小纵形切口,彻底清除一切坏死或濒于坏死的组织和脓液,分离皮下潜行坑道至正常组织,并用3%双氧水冲洗创面后松松填入高锰酸钾溶液纱条。
2.2 药物治疗
2.2.1 西药治疗 患者入院后即联合给予足量抗需氧菌和抗厌氧菌药物,并及时根据脓液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调整。在药敏结果出来前我们一般应用三代头孢加氨基糖甙类抗菌素和甲硝唑,同时积极纠治并发症和合并症,给予适当输血和白蛋白等支持疗法。
3 护理方法
3.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复杂,患部剧烈疼痛,难以忍受,患者及家属认为该病不易治愈,而且有一部分家庭经济非常困难,所以感到焦虑、恐惧、绝望,缺乏治疗信心。对此,我们主动关心患者,给患者及家属反复耐心解释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环境与情绪反应,使之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3.2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病情危险期每15分钟监测1次T、P、R、BP,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识状况,一旦出现神志恍惚或精神萎靡应考虑为严重的全身中毒,及时和医生联系,并协助处理。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