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内外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探究进展及启示(综述).doc

国内外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探究进展及启示(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外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探究进展及启示(综述)

国内外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探究进展及启示(综述)【关键词】 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研究进展;启示;综述 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1-0064-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1.015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人口的流动性开始增加,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达1.47亿,且规模还在逐年增加。本文的流动人口是指离开自己的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寻找工作和生活的人,不包括因公出差、旅游观光、探亲访友、治病疗养的人。流动人口的健康问题已经开始引起社会的关注和研究,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染性疾病、妇女生殖健康和儿童计划免疫、职业病和伤害等方面,而关于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的研究尚不多,主要是因为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如躯体疾病那么显而易见。但是,流动人口的心理问题今后可能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人口流动是一个涉及多种改变的复杂过程。从熟悉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到一个全新的环境,流动人口会面临很多问题,如工作的不稳定、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的缺乏、语言交流障碍、文化差异等,这些都可能对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文拟综述中国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研究,以及国外移民心理健康研究,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亟待开展的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来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Ovid Medline数据库。 1.2 检索方法及结果 中文文献检索:进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检索导航中选中“医药卫生”和“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共检索出文献23篇,检索步骤及结果见表1。在逐篇阅读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剔除介绍性、科普性、文件性、新闻性、目录及重复文献,最终得到研究设计较完善,数据质量较好的研究型文献6篇。 英文文献检索:进入Ovid Medline数据库,以“migrant + mental health”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限制条件包括语言为英文,以及为人类研究,共检索出文献84篇。其中,与中国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型文献共5篇。再以“immigration + mental health”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限制条件包括语言为英文,以及为人类研究,共检出文献459篇。在阅读题目和摘要的基础上,剔除新闻性、目录、实验性、评论性,以及无法查阅信息的文献,共获得与综述目的相符的文献33篇。 2 中国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研究概况 有关中国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调查流动人口一般的心理健康状态、精神疾病患病情况,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等方面。Fu D等在上海的475名流动人口中调查发现,25%的男性和6%的女性被调查对象有心理问题[1]。Shen Q等用SCL-90对深圳一大型企业的371名流动人口,以及同一企业工作的100名当地人进行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在SCL-90的总得分、强迫因子得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以及恐惧因子得分上较当地人高,认为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状态较当地人差[2]。蒋善等用SCL-90评价重庆市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表明,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正常人平均水平,心理问题包括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敌意[3]。刘衔华[4]、孙崇勇[5]等的研究也发现流动人口在SCL-90上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刘衔华认为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和打工时间对心理健康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孙崇勇发现女性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性。何江江等用凯斯勒量表对山东省威海市2457名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9%的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高年龄组、两周内患病、性格内向、无知心朋友、感觉有压力、失眠、自感健康差等是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6]。陈再芳等用自评抑郁量表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无锡市1001名流动人口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抑郁自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流动人口组抑郁发生率为34.2%。流动人口的健康得分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外出打工年限有关[7]。但是,有些研究者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如,Li L等用5条目心理健康问卷,SF-36生命质量问卷对浙江省西部地区4453名流动人口、1957名当地人,以及1909名农村居民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和他们处于同样社会经济学地位的当地人,但是在控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后,两个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统计学差异。农村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流动人口和当地城市人口。他们认为,浙江省的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差。分析原因,作者指出,尽管流动人口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社会网络,也可能会经历诸如工作不稳定等的不利因素,但是他们外出工作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收入,而他们在城市的收入和在老家相比确实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