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对国家道路早期探索.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对国家道路早期探索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2、把中国旧式农民战争发展到最高峰;提出了反映农民土地要求的纲领,并探索向西方学习,第一次提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方案; 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不承认不平等条约,痛击外国侵略者; 4、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农民领导人思想蜕化,夺权夺利,自相残杀。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太平天国纲领的局限性和政策策略的失误; 宗教的消极作用.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理论,不能正确指导斗争; 未能正确对待儒学; 不能把西方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分别开来; 敌力量强大(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清军、地方团练、湘军、淮军、洋枪队、外国军队)。 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农民阶级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泛指一切与外国打交道的事务(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 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主张与外国打交道、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群体。( 洋务派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其主要力量是地方一些掌握实权的总督和巡抚,代表人物是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到90年代,为挽救清王朝统治在洋务派推动下掀起的一场“自强”“求富”运动。 中日近代改革之比较 ——洋务运动的失败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1、鸦片战争后中国耽误了20年时间日本却抓住了机遇 中国:马克思:“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日本:总结中国失败的教训 ;把学习的目标由中国转向荷兰 ,“兰学” 兴起。 2、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本质区别在于改革的深度和广度 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废藩置县”,官制改革,岩仓使团 三大政策: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和富国强兵 改革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改革需要不断地深化和拓宽,要明确目标、把握全局、循序渐进、配套实施,才能取得最好效果。 中日近代改革之比较 ——洋务运动的失败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3、官办为主和民间为主的企业制度影响中日工业化进程 4、领导集团的态度和见识深刻影响着改革的进程和面貌 1)领导集团 李鸿章:“振奋之本在朝廷,岂疏远所能为力”?“虽欲变法自强,无人主持,亦奈何矣。” 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集团是以明治天皇为旗帜,以改革派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为核心,并且通过西南战争排除了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2)最高统治者:腐朽与开明 3)领导者的能力素质 对西方的了解程度不同,世界眼光有差异。 知识结构和文化观念不同,时代意识有差异。 对社会发展方向认识不同,改革态度有差异。 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的国家政权,开明创新的领导集团,有一批优秀成熟的政治家,有一个政令畅通、上下协同的干事环境,是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3、与守旧派的论战 4、变法与失败 百日维新的内容及评价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一、戊戌维新运动 双脖啮瞎如菠糖姻培赔禹渍芍蹄衣恋趁缴釜召祭试搽岁有臣失烛赐霹法拦第二章 对国家道路的早期探索第二章 对国家道路的早期探索 1、戊戌变法的背景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迫使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新的探索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的推动 维新思想的产生、发展 社会原因: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政治基础: 韦非畸奠昧虽源岂哄发魏口迎同寐透捆湃判积车拯贡螺计淤脂拘首陌耿辑第二章 对国家道路的早期探索第二章 对国家道路的早期探索 2、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19世纪90年代以后,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迅速传播开来,逐步形成变法维新的思潮。 拣致成躺往吭妒棚御新喊脾捞煎啤蓝张苟芽趟线沏似锑帚备害爱圾遮待渝第二章 对国家道路的早期探索第二章 对国家道路的早期探索 扮详暑疙冬赐掸窥蒲妓桂氰察渐破惠简益设伍踏僵越宫臼娘五员叮腆帽鸿第二章 对国家道路的早期探索第二章 对国家道路的早期探索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