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农架腹地探险让我们暂时忘却野人
神农架腹地探险让我们暂时忘却野人2亿年前,神农架还是一片辽阔而寂静的古海。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地球发生了一次剧烈的造山运动――印支运动。秦岭拱出了地壳,神农架跃出了水面。在以后著名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神农架叉以惊人的速度,一跃而成为“华中屋脊”。于是,植物在这里生长,鸟类在这里栖息,走兽在这里繁衍,一个巨大的生态乐园在亿万年沧海桑田的变迁中逐步形成。
神农架历来被视为人迹罕至的畏途,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却很早就有了人类的活动。相传距今5000年前的原始部落首领、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炎帝神农氏,曾在这里尝草采药,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寒;架木为坛,跨鹤升天。后人遂以神农架名其地。
炎帝神农氏的传说在现代考古中得到了充分的佐证。1989年湖北省考古工作者在神农架发现了原始人类的早期石器数枚,估计有近200万年的历史。1996年,在神农架红坪地区,又发现了神农架远古人类旧石器遗址,这说明比神农氏更早的时期,这里就有了人类的活动。
探究历史,可以引经据典,但描述神农架之神,却无定义而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神农架,神秘、神奇,且美不胜收,充满了未解之谜。这一切,都与那条著名的纬度线相关。
神农架位于北纬31°15~31°37之间,正处于著名的北纬30°线上。这条神秘的纬度上链接着一串串绚丽多彩、慑人心魄的世界自然之谜,除了神农架的“野人之谜,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诺亚方舟、死海等未解之谜都与这条纬度线关联着。或许可以这么说,北纬30°线是地球的出谜者,谜底可遇不可求。
神农架亦是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境内有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和堵河4个水系。神农架山脉沿东西方向延伸,山体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海拔最高点神农顶与最低点石柱河的相对高差为2707.4米。同时这里处于北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偏凉且多雨,海拔每上升100米。季节就相差3~4天。如此算来,2000多米的高差,季节就差出几个月了。因此神农架的气候也有“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的说法。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使神农架林区成为中国东西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就植物而言,海拔2300米以上为暗针叶林带,包括针叶落叶阔叶林带(海拔2300~2700米)和暗针叶林带(海拔2700米以上);海拔1600~2300米为亮针叶落叶林带;海拔16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带和常绿落叶阔叶林带。林区拥有维管束植物2600多种,苔藓200多种,低等植物中的真菌、粘菌734种,地衣187种。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被称为“中国鸽子树”的珙桐;二级保护植物有大果青杆、光叶珙桐、连香树、水青树、香果树等16种:三级保护植物有秦岭冷杉等23种。动物则有高等动物两栖类34种、爬行类27种、兽类77种、鱼类35种、鸟类285种,已发现的低等动物有数百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金丝猴、华南虎、金钱豹等8种;二类保护动物有湖北毛冠鹿、林麝、猕猴等44种。白熊、白獐、白麂、白蛇等自化动物被国家列为受保护的珍稀动物。因此神农架也被誉为珍稀动植物的家园和“物种基因库”。
神农架每年都会迎来众多科考队以及动植物学家对其进行考察、研究。当然,作为旅游景点,神农架也是户外爱好者的天堂。
因地理坏境所限,神农架至今没有高速公路,最佳路径是坐飞机或火车在宜昌中转。宜昌距神农架大约240多公里,驱车大约5个小时左右可达徒步探秘神农架的最佳集结地――木鱼镇。沿途群峰险峻,越靠近木鱼镇就越能感受到令人向往的那种美。尽管路途稍有艰难,但与心之所往的神农架美景与神秘相比,一切都不足挂齿了。
在木鱼镇稍作休整,准备前往此次探秘神农架的第一站――神农顶。据向导说,若能看到神农顶的日出,才算不枉来神农架。于是我们一行凌晨四点出发,驱车40分钟,来到被誉为华中第一峰,神农顶的脚下。
看起来运气相当不错,皓月当空,繁星点点,这也是我第一次借着如此明亮的月光登山,终生难忘。
之所以被称为“华中第一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超出武当山1493.4米,峨眉山6.4米,华山1027.4米。神农顶山峰呈“金字塔”形,它是长江支流香溪河、神农溪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汉水支流南河、堵河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深藏铁矿,怪石参差,难以行走。山体由自云质灰岩、砂岩、页岩及穿插其间的基性火山岩、角砾岩等组成,位于神农架东翼,形状定于燕山运动时期,而且从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至今,山体仍在不断抬升中。
神农顶年平均气温7.9℃,年均降水2500毫米,9月至次年4月为冰雪期。越往上攀越感觉寒意渐浓,幸好本次探秘的顾问古清生老师提醒,否则没有羽绒服和帽子、手套的辅佐,恐是难以登顶了。
为了追赶日出的脚步,和向导一行竭尽全力终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