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试水微视频 贴近生活-还爆有趣冷门.docVIP

科普试水微视频 贴近生活-还爆有趣冷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普试水微视频 贴近生活-还爆有趣冷门

科普试水微视频 贴近生活\还爆有趣冷门世界上每3个人中就1有个结核杆菌携带者、中国有5.5亿结核杆菌携带者、结核杆菌更偏爱文艺青年,例如,鲁迅、林徽因、林黛玉……一部在3月24日第1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推出的网络短片《功夫结核》,本为做公益宣传。?想到,播出不到三天,点击过万,更有网友称它为史上最“惊悚”的纪传体微视频。 “熟悉的陌生人”吸引眼球 该片的主人公“结核杆菌”是一位头戴斗笠,身披斗篷,略微发福,号称“全球不败”的“武学奇才”。和他相比,什么超人、蝙蝠侠、蜘蛛侠之流简直弱爆了。而使他能够独步武林的杀人绝学叫做:随地吐痰。 视频制作人,明恩传媒CEO赵家煦说,选择这个形象,既有中国元素,又不失可爱。而之所以以随地吐痰作为切入,是受了此前一位官员在卫生部大会上所提到的一句话:在我国,随地吐痰几乎成了很多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在他看来,大家都能看到的事自然能产生一种认同感,这样才能吸引人往下看。而接下去的事,恐怕是大部分人所不知道的了。 结核杆菌可以侵入骨骼,导致几千年前的木乃伊也能被发现患有结核病,和它同病相怜的居然还有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 “这条消息可是连网上都查不到的。”赵家煦好不得意。不过,这有赖于微视频制作委托方卫生部疾控中心和盖茨基金提供的一本描写结核病文化史的书籍《飘零的秋叶》。 “作者仔细分析了雨果对卡西莫多的外形描述,得出其就是脊椎结核病患者,作者甚至认为雨果此前一定接触过脊椎结核病人。” 如果你不了解这个生活在1482年的法国人,不要紧,鲁迅、林徽因、林黛玉,你一定听过。据“结核杆菌”透露,这些人也曾败在自己的手下,因此,他似乎更愿意眷顾文艺青年。 为了治疗结核病,有人发现应该去海拔比较高的地方。瑞士达沃斯是“世界经济论坛”的承办地,但是,你一定不知道,早在许多年前,那里就成为结核病人的疗养胜地。 在有效抗生素诞生之后,不可一世的结核病也曾销声匿迹过一段时间,但如今,结核病又卷土重来了,那就是耐药性结核病。它耐药,甚至是耐多药。所以,结核病从未离去过。 “既贴近生活、又能爆出不少有趣的冷门”,这就是赵家煦想要的效果。 科普碰上微视频,歪打正着 其实,早在《功夫结核》出品前,赵家煦团队的税收系列微视频已经红遍网络。“可能广大网友对我的说话方式比较认可吧。”身为80后的他对互联网的语境了然于胸。 有意思的是,随着《功夫结核》的推出,有网友开始给这些微视频贴上了“严肃题材”、“科普传播”的标签。 “为什么谈税收、疾病就一定得是严肃话题,它们明明离我们的生活很接近。”赵家煦说。而事实上,其工作室的业务核心也并非为了科普传播。 但不可否认的是,微视频内容此前充斥着大量恶搞题材,目前还涉及企业宣传和电影,与这些相比,其内容的本质与商业和娱乐都不沾边,只是表现手段较为丰富有趣。 对此,赵家煦也承认,这几个视频的推出目的并不是为了好玩。“对于某个知识或者社会上的某种现象而言,它的本质其实并不复杂,但在现实生活中,承载这个本质的信息不是太过杂乱就是太过高深,简单明了的东西太少。”他说,他所要做的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把一个其实很简单的问题说清楚。 “也许,科普确实急需要这样一种途径。”在赵家煦眼里,科学跟一般大众之间有个门槛,跨不过去的人始终觉得枯燥乏味,而事实上,一旦迈过了,自然会觉得乐趣无穷。微视频,短小精悍、丰富有趣,还能解决疑问,大众看了自然会被吸引,从而去关注,科学的这道门槛也就降低了。 内容策划是软肋 优酷一位微视频业内人士表示,科普试水微视频,目前看来还是比较冷门的,因为其内容的专业性比较强。 但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教授李大光认为,随着读图时代朝着读视频时代的递进,科普如果依然只停留在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上,它必然会失去大量的受众。 “现代信息社会中,人们非常忙乱,不愿花太多时间去阅读大量文字。微视频的优势是,长度十分合适,四五分钟讲完一个问题,非常符合网络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 如何做好科普微视频,李大光认为,按照传播学的一般规律,传播的形式和内容必须是一致的。网络传播要求内容必须是普通大众最熟悉并且关心的。 “在美国,健康类节目始终是最受欢迎的,事实上,担心自己能活多久,如何活得健康,全世界都在关注。”因此,他认为科普微视频可以多选择类似结核杆菌这样的话题进行探讨,当然,呈现的过程必须是有趣的。 不过,该业内人士表示,科普微视频表现的多是实用性内容,即使为了吸引人,其中的搞笑、调侃、幽默甚至讽刺在这个语境中究竟可以发挥到什么程度,必须有一定把控度,否则容易引起争议。事实上,这也是当初赵家煦在制作《功夫结核》时遇到的难题。 他还提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