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含章-酒界泰斗百年人生.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含章-酒界泰斗百年人生

秦含章:酒界泰斗百年人生一位满头银丝的百岁老人,一位饱经沧桑的世纪老人,他致力于酒业科研与实践70余年,在科研、生产、事业发展各个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深刻影响着中国酒业几代人。 百岁寿辰业界祝贺 1908年2月19日,秦含章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县张舍镇,字柳山,排行第三。1927年底19岁的秦含章考进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农学院,半工半读。1931年毕业后,他由家乡匡村中学校长举荐到比利时圣布律国立农学研究院农产工业系学习。1935年获工学后补博士及“农产工业工程师”职称;又到布鲁塞尔大学博士班进修,到现代化啤酒厂担任实习工程师。1936年他又赶赴德国柏林大学发酵学院自费进修,并专程去啤酒城慕尼黑调查研究。 1936年9月秦含章毅然归国,那一年,他28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然而多难的中国却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给他一个合适的展现专业的环境,于是他转投教育,先后执教于多所大学,将所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发酵工业、农产品加工方面的知识悉心传授给学生。这一教就是十几年,教出的学生遍布食品工业界和各大轻工院系,因他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很得师生们敬重,被同业师生推崇为我国工农业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秦含章的专业知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的报国热情也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建设中得以释放…… 2006年底,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先后为秦含章老先生举行百岁寿辰活动,业界知名人士纷纷表示祝贺。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院长还向秦先生颁发了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终身成就奖”奖牌。 周总理“钦点” 不负众望 中央政府主持成立中央食品工业部以及中央轻工业部时,秦含章是周总理钦点的参事之一。此后,秦含章先后被聘为食品工业部参事、轻工业部参事,历经十年,主管技术业务,对我国葡萄酒、啤酒、白酒、黄酒生产技术的改造,作出了卓越贡献。 1952年,为开辟内蒙古甜菜糖业基地,他被派任包头糖厂筹备处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设计出环保型的先进工艺流程,赴欧洲一些国家选购机器设备,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大厂,该厂50多年来生产良好。他还参加筹建华北制药厂开拓我国的抗生素工业;参与从波兰引进甜菜种子在内蒙古试种,出糖率从13%提高到17%…… 1979年,年逾古稀的秦含章,又挑起了在北京重建“轻工业部食品发酵科学研究所”的重任,东奔西跑地做筹建工作。1985年,他又与别人共同发起组织“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国家科委聘他为副主任,他很自豪地说:“我们收藏了全世界著名的菌种,都在严格的条件下存活,需要时就可以拿出来接种。” 直到82岁那年,秦含章才离休退出工作岗位。但他依然笔耕不辍,以如此高龄之身完成了85万字的著作《新编酒经》。此书被业界誉为“关于中国酒文化第一书”。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秦含章虽已年届百岁,可追求事业的步伐从未停歇过。这些年,只要是行业里的活动,只要有助于行业的发展,他从来都是不知疲倦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在夫人索颖教授的陪同下,他经常奔波于全国各地的行业活动中,甚至不远数千公里出访国外、参加各种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与交流,为推广中国酒文化、促进中国酒业与国际间的互动作出了卓越贡献。2004年在日本举办的第五届国际酒文化节学术研讨会上,他的出现赢得全场与会者长时间最热烈的掌声,人们向这位中国酿酒事业的一代宗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相濡以沫恩爱有加 在精神生活上,秦含章的最大支撑和慰藉则是他的夫人索颖教授。两位老人,堪称世间夫妻“相濡以沫、相知相伴”最难得的典范和楷模。秦含章的慷慨激昂与索教授的温婉聪睿互为弥补,真正是相得益彰。 索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营养学家,她每天承担着秦含章的翻译、保姆、家庭营养师等多重“任务”,劳累度可想而知。已经共同走过35年岁月的两位老人不论在公共场合还是生活中,总是相携相依着,十分恩爱。 两位老人客厅门上所挂秦含章手书的一首长寿歌,或许道出了他们保持长寿和年轻心态的真正秘诀:有钱难买命长寿,无私易解胸风波,亲友往来人情重,养生保健不蹉跎。 当二老被问及有什么养生的秘诀时,秦含章笑着说:“要长寿必须做到四点:营养、运动、医药保健和健康的社会活动。”秦含章特别强调最后一点。他认为人步入老年后要保持年轻健康的心态,多参加社会活动是至关重要的。秦含章离休后卸下许多职务,但心一直没有离开中国食品界。许多重要的会议、场合,我们依然能看见秦含章的身影。他一贯热情地支持、关注着中国食品业的发展。 索颖介绍,秦含章每天坚持站着写一两篇毛笔字,最多的时候一天内能写4篇书法。他很用心写字,往往写完了,会出一身汗。 秦含章早上和下午4点喝两次奶。牛奶比较养胃,易消化,有时早餐还要吃一些奶酪。喝下午奶时他习惯加一点咖啡调味。 索颖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