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魏氏儿童智力量表-国立东华大学〈美仑校区〉教务处-研发组
語文與作業能力差異之基本率研究 —「魏氏兒童智力量表」臺灣常模分析
陳心怡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
(收稿日期:2000年11日16日;接受刊登日期:2001年03日11日)
摘 要
在心理教育臨床工作中, 全量表智商分數(IQ)是施測者對受試兒童全面認知功能評估之良好參照; 然而在後續假設驗證之診斷過程中, 瞭解受試認知能力之「內在差異」(Intra-individual Difference)卻能提供進一步之訊息。在各類認知能力中, 語文(Verbal) 與作業 (Performance) 能力傳統以來便深受學界重視, 二者之差異被視為具臨床意義之指標, 過大差異往往表示有進一步詳查之必要。本研究分析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第三版(WISC-III)台灣標準化常模1,100位6至16歲兒童之WISC-III分數, 探討語文-作業能力差異與全量表智商之相關性。研究發現二者有顯著關聯: 高智商組之語文能力平均顯著高於作業能力平均; 而低智商組之作業能力平均則顯著高於語文能力平均; 同時, 智商在平均數以上各組,出現較大語文-作業能力差異之比例較智商在平均數以下各組為高。研究結果指出在探討語文與作業能力差異時, 全量表智商為必須考量之重要變數。鑒於國內缺乏一般兒童語文及作業能力差異表現的基本率(Base rate)供臨床工作者比對使用, 本文依全量表智商高低分別呈現兩種WISC-III 語文與作業能力差異基本率常模 , 一為語文智商(Verbal IQ)與作業智商(Peroformance IQ) 之差異; 另一則為語文理解因素指數(Verbal Comprehension Index, VCI)與知覺組織因素指數(Perceptual Organization Index, POI)之差異, 以期達到最大之效用。
關鍵詞: 魏氏兒童智力量表、語文-作業能力差異、臺灣常模、基本率
緒 論
個別化智力測驗之實施, 傳統以來是有效瞭解受試認知功能重要方法之一, Matarazzo 與 Herman(1985) 指出, 個別化智力測驗得分有兩項最主要之功能: (1)提供診測者一個客觀指標來瞭解受試兒童在與同年齡者比較下一般智力(general intelligence)之高低狀況; (2)幫助診測者探索受試者在測驗內各項認知能力上之不同表現(Intratest performance)。此兩項功能分別提供不同訊息。
國內心理教育與臨床診療各界往往為了許多不同目的而施測個別化智力測驗: 例如特教與醫學工作者需要為兒童作特殊性之類別鑑定, 以及後續之診斷; 學術研究者需要對某受試者一般智力程度作概略性解釋; 或是在醫學臨床上需要診察某兒童各類認知功能, 而智力程度僅為其中的一個項目等等。在上述眾多不同目的中, 有些需要的是一個代表全面性認知功能程度之指標, 此時, 一個全量表智商分數(IQ)便能滿足施測者需要, 也就是Matarazzo 等所指的第一項功能, 此項功能目前已廣受國人熟悉與應用。然而, 當施測目的牽涉到需對受測者進行個別化臨床診斷時, 資料愈豐富對整個假設驗證之診斷過程將愈有助益。因此, 除了一個全面性認知功能指標外, 根據既得測驗分數進一步解釋其各項認知能力表現之高低差異將為有用且經濟之資料蒐集方式, 此也就是Matarazzo等所指的第二項功能。唯國內部份測驗使用者對此項功能之瞭解尚不深入, 以致於在長時間施測個別化智力測驗後, 不論施測目的為何均僅解釋一個IQ分數, 而忽略其他有用資源, 實為可惜。誠如Jonassen 與 Grabowski (1993)所言, 個體差異(Individual Differences)在學習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實務工作者可因此更加了解兒童本身特質, 進而解釋為什麼其在學習某類工作時有特殊困難。個人認知能力間之內在差異便是個體差異課題中重要的一環。
就魏氏測驗而言, 常被引用來解釋受試者內在認知能力差異之指標有二: 一為語文與作業能力之差異; 二為因素與分測驗間高低分佈之側面圖。陳心怡與楊宗仁(民89)、孟瑛如與陳麗如(民89)對後者已有所討論, 故本篇文章將重點集中於前者, 亦即語文與作業能力差異之探討。
語文(Verbal)及作業(Performance)能力之差異傳統以來便受到重視。Vernon(1984) 稱此二能力為人類認知的主要因素(major group factors)。 Wechsler 初始把智力細分為語文及作業兩種能力之目的在於以兩種不同的方法來測量智力: 一種是經由語文刺激之方式測量; 另一種則經由非語文實際操作之方式測量。故語文與作業能力之差異可幫助主試瞭解受試兒童在此二方面能力之不同; 而後, 許多研究者指出此二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密诗学的理论品格及其批评实践 - Digital Commons @ Lingnan.PDF
- 高性能数据仓库架构讨论 - Oracle.PDF
- 高效制砂机pdf文档.PDF
- 高志山-光学检测技术及仪器发展动态兼容模式-中国国际光电.PDF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右旋糖酐40原料及其氯化钠-国家药物筛选中心.PDF
- 高尔基复合体Golgi Complex, Golgi body, Golgi apparatus The Nobel.PPT
- 高效耐磨GMZ 渣浆泵.PDF
- 高斯光束-深圳大学.PPT
- 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培训-山东国税局.PPT
- 高斯正支共焦非稳腔光束质量测量结果与分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