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胃食道逆流阐释脑与自律神经的互动
第二章 以胃食道逆流闡釋腦與自律神經的互動
一、由心電圖可偵測到自律神經活性
1. HRV 自律神經檢測的原理
自律神經檢測的學術名稱為Heart Rate Variability ,簡稱HRV ,中文稱之為心律變異。也就是說,
經由測量心律變異的程度,來界定自律神經的強弱 。
人的心跳如果一分鐘是跳72 下,那麼在理論上應該是0.83 秒跳一次,但實際上不會是那麼剛好
間隔0.83 秒跳一次,有時會快一些,有時會慢一些,其差異性以微秒來計算,肉眼無法辨識,必需
利用電腦才能判讀。如果 HRV 的差異性過大,其數據將被認為疑似受心房顫動或心律不整之影響,
電腦將不予判讀。在許可的範圍內,心電圖R─R波快慢相差越大,被認為自律神經生理活性越好。
但是如果 R─R 波相差大到超過正常範圍,就被列為有竇性不整脈 (Sinus Arrhythmia )。由於
HRV 是以測量有正常QRS 波心電圖的R─R間距為基礎。因此受測者的基本必備條件,就是不能有
心律不整及心臟神經傳導系統問題,也就是有心律不整患者之心電圖,無法換算其自律神經活性。
2. HRV 的起源由來
1965 年,有兩位婦產科醫師 (Dr. Hon and Lee )發現正常胎兒的心跳是非常不規律的,第一個
心跳之心電圖的R 波,與下一個心跳心電圖的R 波 (R1-R2 ,R2-R3 ,R3-R4 )彼此之間的差距非
常大,用胎心音聽診器,人耳就可以聽得出來是不規則的。
當胎兒發生窘迫狀態 (fetal distress ),例如胎盤早期剝離、臍帶纏頸等異常狀況時,胎兒心跳
的R-R 波反而變得非常規律,這表示胎兒腦部缺氧了,需要緊急剖腹產,以免胎死腹中。
婦產科醫學界因此發展出以聽胎心音來判斷胎兒健康與否,有無面臨生命危險的常規檢測。
圖2-1 :HRV 的量測點
1
圖2-2 :HRV 的計算公式
3. 自律神經檢測HRV 心律變異及SDNN 自律神經整體活性檢測 ,可代表自律神經之狀態
以胎心音來判定胎兒是否處於腦部缺氧的方法,由於準確度高,所需設備價格低廉,因此胎心音
變異的偵測,很快就成為婦產科醫師必備且信賴的工具。後來有心臟科醫師進一步探討心律變異對成
人的意義,經過數十年的研究,目前醫學界已公認HRV 之自律神經活性SDNN (Standard Deviation
of Normal to Normal R Wave, SDNN )可忠實的反映成人自律神經對於心臟竇房結 (SA node )調控
的強弱程度,同時可以代表一個人的自律神經活性(交感及副交感)之強弱。自律神經遍佈全身各組
織及器官,不易精準的被偵測到,其中最方便被偵測到的窗口,就是心臟的竇房結 。
4. 自律神經 (HRV )檢測與心電圖 (EKG)有何異同?
EKG:可記錄心臟電位之變化
圖2-3 :心臟電位變化
自律神經檢測 (HRV )的方法與做心電圖 (EKG )原理步驟方法完全一致,做出來的同樣都是
心電圖,只是解讀此心電圖的角度、分析重點不同而已。
2
傳統對心電圖 (EKG )的解讀方法 ,是根據心電圖的形態(Morphology )、結構來判定心臟本
身有沒有毛病,例如看竇房結 (SA node )、房室結(AV node )、房室束、普金氏纖維有無阻滯異
常,判讀心肌有無病變、壞死、肥大以及心軸有無偏移等。
HRV 則是對同樣一份心電圖 (EKG)以另外一種角度的判讀 ,經由觀測自律神經對竇房結(SA
node )調控的程度來判定人的自律神經生理活性 (時域:SDNN )及交感副交感強度 (頻域:LF 、
HF )
二 、自律神經檢測HRV 無法普及的原因
自兩位婦產科醫師於1965 年提出可根據胎兒心律變異 (HRV ),監測胎兒整體健康狀態;胎兒
心音監測被普及後 ,醫學界群起投入研究HRV 。一直到1996 年 ,一篇名為Heart rate variability :
Standards of measurement, phys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