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文学创作
洪素麗 高雄市人 學經歷: 臺大中文系畢業 赴紐約國家藝術學院習畫,專攻木刻版畫 後旅居美國,以文學與藝術創作為主。 (二) 文學創作 詩文並進 ─ 浸染濃厚的南臺灣鄉土人情。 後尤以散文見長,尤其是極簡朦朧的短文。 特色 木刻版畫搭配詩文 堪稱是臺灣文壇上一筆最濃美冶豔、 盛放怒張的的鮮明花卉。 (2) 文字擅長古事今用 (3) 晚期:環保生態的主題的文章頗多。 *理念:藝術無國界,多種藝術形式的交替,是她保持創作力旺盛的泉源。 理論主張 (1) 文學豪情,傳世理想: 「現實生活中,眾目睽睽,千夫所指, 不能為不敢為者,文學裡都可以天馬行空, 磨刀擦掌,各顯各的身手。」 (2) 取法自然,書寫現實: 「人取法乎自然,小至蜉蝣水草,大至宇宙星辰,那麼一定可以尋到生存的意義與定位的。」 理論主張 (3) 鎔鑄藝術於文字: 繪畫的訓練培養出她敏銳的觀察力: 「在觀點上,文學和藝術本是相通, 是一種渴望與需求,雖然技術不同, 但表達的內容卻是一致的。」 →作品總是充滿色彩、聲音、甚至氣味 鄭明娳教授:「在從容閒雅中見出情致」 理論主張 (4) 寫作生活軌跡與成長轉折: 每一本書對自己而言都是驚奇,所有的 寫作都是生活的軌跡與成長的轉折, 同是可貴的心情紀錄。 (5) 文學藝術的定義: 人以純粹的個性,對世界發出一種夢想。 每個作家都要了解自己的獨特性, 要有「奇氣」否則易流於庸俗。 名家觀洪素麗 詩作 陳芳明:稱她為「富有歷史意識的詩人」 她的詩作整體性地表達臺灣歷史、人民、土地的流亡,這種因苦悶而激發出來的精神上的流亡,是臺灣文學裡最珍貴也最重要的氣質。 「生前沒人看得起、死後沒人買得起」 投入藝術前的生活 1873年 在伯父倫敦經營的畫廊中工作,並熱烈追求房東的女兒。 失戀後,辭去畫廊工作,全心投入傳道 1876年 擔任學校的義務教師,幫助低下層的小孩學習。 1878年 到比利時礦區任傳道員的工作。 礦區人民困苦的生活,大大震撼了梵谷。 為了改善礦區人民的生活,不惜親自到煤礦公司,為工人爭取合理的工資,及較安全的工作環境。 食薯者 結果……不但徒勞無功,反引起教會的不滿,被撤除職務! 在與弟弟西奧所通的書信中說到: 「首先就是為了尋找另一種光, 如果能在明朗的天空下眺望大自然, 相信能產生更正確的理念, 我想看看這個更強烈的太陽!」 十二月的一個晚上梵谷手握剃刀,威脅要割斷高更的喉嚨,高更逃了出去,梵谷在狂亂之下,無法抑制自己的激動,割下了自己的一個耳朵,並將之送給一位妓女。 除了繪畫,梵谷一無所有他用眼睛觀看世界透過自畫像,相信自身的存在 他以畫刀橫掃畫布繪出烏雲翻捲的天空和讓狂風撼動的麥田。 看上去就像一塊發紅的瘡疤,急促而蒼勁的黑色線條,畫出在波浪起伏的麥田上低掠而過的烏鴉。 「在藍得發黑的駭人天穹下,洶湧著黃滾 滾的麥浪,天壓將下來,地翻覆過來, 一群不祥的烏鴉飛撲在中間, 正向觀者迎面湧來」余光中 畫中詭譎的光輝,顫動的線條,流竄著畫家心靈深處的悲慟。 一八九○年七月二十七日早上, 文生?梵谷在麥田中吞槍自殺, 延至七月二十九日傷重不治, 享年三十七歲。 梵谷為何自殺?! 就科學的角度來說這是…… 梵谷症候群 梵谷症候群 指的是精神分裂病人的自殘行為。 例如自斷手指、自挖眼珠子等。 「顳葉癲癇」,是使梵谷在世的最後幾年,性情變得激躁、固執而有強迫傾向,但這種病人有持續而旺盛的書寫衝動,或許這可以說明何以梵谷在短短十年間比很多畫家數十年的畫作還多。 據說俄國大文豪杜斯托也夫斯基亦患有癲癇,有些醫學家懷疑他可能也受益於「多寫症」。 素麗姐姐解說時間 我不認為他是在繪畫的掙扎挫折中發了瘋。 藝術家發瘋自殺 通常是在創作力枯竭,創造力熄滅的時候; 梵谷並不, 他只是為了解決掉自己對弟弟的沉重擔, 也為了解決掉藝術對自己肉身的沉重負擔, 而意志堅決地取消這場雙重負荷罷了! 他到臨死的最後一刻,都還有不絕的創作生命力。 簡而言之 創作生涯 27歲才開始習畫 37歲便自殺身亡 終其一生, 只賣掉一幅作品…… 族人認為他不成材 他的愛情沒有一次順利 他的三餐往往不繼, 為了藝術他身心憔悴 但他的畫卻無人欣賞 但短短十年的創作生命裡, 他畫了約八百幅油畫及同等數目的素描, 留給後世光燦充實的遺產, 卻足以媲美任何現代畫家。 他的殞落令世人惋惜 然而素麗姐說:「一個人為什麼要長命百歲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