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醚和环氧

有机化学 课程教案 编写日期:2008 年 8月 29日 章、节(或课题、单元)名称 第十章 醚和环氧化合物 授课学时 3 目的要求 1、掌握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结构特点。 2、掌握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制备方法。掌握乙醚和环氧乙烷的重要反应、工业制法和用途。 3、 了解醚和环氧化合物的波谱性质。 重点: 1、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制法(三种方法!)。 2、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佯”盐的生成,酸催化碳氧键断裂,碱催化碳氧键断裂,环氧乙烷与格氏试剂的反应,过氧化物的生成。 难点: 环氧化合物在酸催化或碱催化下的开环加成—似SN1和似SN2反应; Claisen重排。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ppt、三维立体动画相结合。 习题课采用黑板教学,板书设计: 作业: P376 二、四(1、3、4)、六、七(1、2)、八、九 参考书目文献: 1、高鸿宾主编,有机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27~239 2、莫里森RT,博伊德RN著,有机化学 上册. 第2版. 复旦大学化学系有化学教研室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450~469 3、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13~247 4、Carey F A. Organic Chemistry. 4nd ed. New:McGraw-Hill, Inc, 2000.619~653. 授课小结 授课情况正常。 醚和环氧化合物 分子中含有醚链(C-O-C)的化合物叫做醚。例如: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命名 ① 习惯命名法:(常用,适用于简单醚) ② 系统命名法:(不常用,适用于复杂醚) 将RO-或ArO-当作取代基,以烃为母体: ③ 环醚的命名: 环醚称为环氧某烃,或者按杂环化合物命名。例如: 10.2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结构 10.2.1 醚的结构 醚分子中的氧原子采取不等性sp3杂化,醚键键角接近于109.5°: 环氧化合物的结构 最典型的环氧化合物为环氧乙烷,其分子中存在着较大的角张力,不稳定,性质活泼。 10.3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制法 10.3.1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工业合成 乙醚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在工业上,可用醇脱水的方法制取: 环氧乙烷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制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可由乙烯催化氧化制取环氧乙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