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量子双态体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北京大学《量子信息物理原理》课程讲稿](IV)
第二章 量子双态体系
前 言
两能级体系,更一般说,量子双态体系,是Hilbert space为2维的量子体系。其实,只需要在我们感兴趣的物理过程所涉及的能区或量子数范围内,有两个足够稳定(它们的半衰期很长于每次工作的时间)的不同状态,而体系的其余能级或状态在物理过程中对这两个状态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将其看作是个双量子态体系,简称为双态体系。这里并不一定需要顾及体系到底有多少能级,或是其余的那些量子态。这类双态体系又称做“量子位”(quantum bit=qubit)。态和态。
目前正处于迅速崛起中的量子通讯领域里,有关量子信息存储、操控、传递等所有过程都会用到这类双态体系。所以它们在量子信息论的广阔领域中显得尤其重要。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其一,两类相互垂直的极化光子。比如光子处于垂直极化状态称作态,而水平极化状态称作态;其二,两种自旋状态的电子。比如可定义:。
本章集中讲述这类双态体系的有关基本物理问题。包括对它们量子状态和特征量描述、状态演化、测量影响等等。至于对混态的更多叙述、以及关于多体量子系综、量子纠缠与可分离、多位量子存储器、逻辑门的运行和操控、量子计算、退相干等等问题,则在下面各讲中分别讲述。
§2.1, 单粒子双态体系的定态描述
1, 单粒子双态体系的纯态与混态
(2.1a)
对自旋体系,状态一般为下面形式:
(1b)
这里是在2维转向方向的转动:
(1c)
1是2维数学运算,表面形式是类似的。设光子两个极化状态基矢为:水平极化态,垂直极化态。对沿Z轴前进的光子,将其极化状态在X-Y面内转角的转动变换为
(a)
变换
(b)
幺正变换
()描述。一般而言,单粒子A任意混为
()
()A处在的概率为,…。注意:i,之间不一定相互正交。
有如下性质:
i) 是厄密的 (2.4a)
ii) 本征值是非负的。于是对任何态有
(2.4b)
iii)迹为1:。纯态,混态 (2.4c)
这里,对角元素是正数,非对角元素可以是复数。并且有
()
3个独立实参数,用于决定任一混态。纯态密度矩阵是该纯态的并矢,于是,()2个独立实参数(不计绝对相位)。
2, 纯态极化矢量Bloch矢量与Bloch球描述
4个算符:
注意这里的。显然,三个Pauli矩阵加上可以构成一组矩阵基,用于展开任何2×2矩阵。于是单个双态体系的混态密度矩阵可以展开为:
(5),对纯态为单位矢量,并等于极化矢量。(1b) ()Z轴进行多次测量,也只能决定两个系数的模值,仍然不能决定态的内部相因子(这完全不同于经典方程式,几个变数就用几次独立测量来确定)。实验测定一个自旋纯态等价于确定其极化矢量,测定这个单位矢量的两个方位角。
Bloch球描述方法。引入单位半径
的圆球,于是上面叙述说明纯态对应单
位球面上一点,模长为1的矢径正是该
纯态的极化矢量。但Bloch球
方法更重要的用途在于描述双态体系的
混态。就单个qubit而言,任一混态不过是两个两分量自旋态按一定概率的非相干混合,其密度矩阵是一个迹为1的本征值非负的厄密矩阵。这种混态密度矩阵总可以表示为
()
称作Bloch矢量,其模长小于1:
()
本征值为,。Bloch矢量模长小于1。qubit任何混态必对应单位球内某一点。说明在qubit随时间演化的退相干过程中,由某个纯态转为混态时,相应的Bloch矢量将从球面上某点因径长缩小而进入球内(在某些特殊的退相干过程中,矢径最终会转到球面上某一特定点——体系的稳定基态,是个纯态)。Bloch球心是一个不含任何信息的完全随机的混态——垃圾态:
(,可观察量与测量
它们是自伴算符self-adjoint operators):。对2维系的任一可总可以写为
(11)
4个矩阵基,将展开为
(12)和它的两个本征态,当态为时,可得:
单次测量:得本征值的概率为。若测量是一次过滤性的测量,测后即塌缩向态。
投影测量:任何投影都可以看做测量,
结果为1:;
结果为0:测后的态为;
多次测量:若制备大量同一态,多次重复测量,即得期望值,极限即为平均值。
§2.2,1,[3]中有所叙述,但叙述未突出耦合场性质,而且未能概括丰富的各种广义双态体系,也不切合现在量子信息论的实用。下面两节将以建立普适理论的方式,从理论上全面解决这一问题。这里先作简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