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讲 反 切.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七 讲 反 切

第 七 讲 反 切 一 反切的概念及原理 反 切 原 理 二 反切之前的汉字注音方法 读 若 譬 况 直 音 三 反切的产生 四 反切的缺陷 五 反切的改良 * * “反切”是汉语的一种传统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拼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被注音的字叫“被切字”,用来注音的前一字叫“反切上字”或“切上字”,后一字叫“反切下字”或“切下字”,这是因为古书的书写是直行格式,前一字在上而后一字在下的缘故。 清人陈澧在《切韵考》卷一中说:“切语之法以二字为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上字定其清浊,下字定其平上去入。上字定清浊而不论平上去入,下字定平上去入而不论清浊。” 都[tū] 《广韵》:“都,当孤切。” 当[t] = + 孤[ū] 在反切广泛应用之前,汉字相继采用过读若、譬况、直音等方法来注音。 “读若”就是用读音相似的字来给被注字注音,古注中又作“读似、读如、音若、音如”等,如《说文解字》“莙,……读若威”;《汉书》服虔注“嬗,音如蝉”等。 读若 缺陷: “读若”法注音,有时用同音字作注,有时只是用音近的字作注,由于音无定规,故“读若”音颇难准确,尤其是声调的准确度往往难定,所注只是仿佛之音,不大可靠。 “譬况”是描写字音的发音状况,一般认为“譬况”法用于“读若”之后。如高诱注《淮南子》“旄读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蛟读人性情交易之交,缓气言乃得耳”。 譬况缺点: 对读音的描写都很含混,难以体会,难于达到科学、准确地注音的目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音辞》中说:“逮郑玄注六经,高诱解《吕览》《淮南》,许慎造《说文》,刘熙制《释名》,始有譬况假借以证字音耳,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外言、内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批评甚为中肯。 始行于汉代,是用一个同音字去给被注字注音,如《史记·东越列传》“封横海校尉福为缭嫈侯”司马贞索隐引服虔“嫈音荣”;《汉书·高帝记》“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颜师古注引孟康“单音善,父音甫”。 直音缺点: 并不是所有的汉语音节都有同音字,无同音字则无法注音,同音字极少的就会出现注音字比被注字更加生僻的情况,如“一,音鳦”之类,达不到注音的效果。陈澧在《切韵考》中指出“直音”法的缺陷云:“然或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虽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识,则其法又穷。” “反切”又曾称为“反语、反言、反音、反、翻、切”等,唐以前反切多称“反”,唐以后多用“切”。传统认为反切由汉末的孙炎(叔然)首创,章太炎及其弟子吴承仕认为反切产生的时代大约是在东汉后期。 “服子慎、应中远训说《汉书》,其反语已箸于篇,明其造端汉末,非叔然创意为之。且王子雍与孙叔然说经相攻如仇雠,然子雍亦用反语,其不始叔然可知也” ——章太炎《经籍旧音题辞》 “寻颜师古注《汉书》,引服虔、应劭反语不下十数事。服、应皆卒于建安中,与郑玄同时,是汉末已行反语,大体与颜氏所述相符。至谓创自叔然,殆非情实”,“至文颖、张揖、苏林、如淳、孟康、韦昭之俦,反语尤难悉数。” ——吴承仕《经籍旧音序录》 关于“反切” 可以参阅鹏飞小文《辨章反切》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 1.反切上、下字用字的随意性。 反切原则只要求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和声调相 同,而不限定统一的反切用字,这就 造成了反切上、下字用字的随意性。 2.反切拼读结果的可变性。 被切字、切上字、切下字都是汉字,三个字各有声、韵、调,则一个反切共有九个语音要素如果其中一个语音要素有变,这个反切的语音内容就有了变化,这就使反切拼读出来的音具有可变性。 3.有少数切语用字难写难认 如上字“薳、崱、麁”下字“贇、黤、籰、韽、??、??”等,达不到注音法所需要的简洁、明了、实用的标准。 4.借字不够准确 个别被切字实在找不到与它韵母和声调相同的切下字,便只好借用近音字作它的切下字,如“刈,鱼肺切”,“肺”是合口而“刈”是开口,是借合口切下字来切开口字,也是不精确的。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