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hxjc_jy3081
-----分析化学-----
第八章 色谱法概论 色谱法 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Цвет分离植物色素 装有CaCO3的玻璃管叫做色谱柱 管内填充的CaCO3固定不动,称为固定相 用来淋洗色素的石油醚不断地往下流动,称为流动相 色谱法的定义 色谱法(层析法): 分配系数差异 两相相对运动 内因 外因 混合物差速迁移 是一种物理化学的分离分析方法 特点: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效能、分析速度快 现代的色谱法 更多被分离的物质无色—先进的检测技术 装柱 铺板 固定相:固体 液体(涂渍在固体表面) 流动相:液体 气体 超临界流体 色谱图相关参数 描述色谱峰的参数 峰位(用保留值表示,用于定性); 峰高或峰面积(用于定量); 峰宽(用于衡量柱效)。 保留时间(tR )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分色谱峰顶点的时间间隔称为该组分的保留时间 死时间(t0)分配系数为零的组分的保留时间称为死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tR)tR=tR-t0 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的时间称为调整保留时间 相对保留值(r)r2,1= tR2/tR1= k2/ k1 两组分的调整保留值之比称为相对保留值 标准差(s) 色谱峰上两拐点(0.607峰高处)间距离的一半。 半峰宽(Wh/2) Wh/2 =2.355s 峰高一半处的峰宽称为半高峰宽。 峰宽(W) W=4s=1.699Wh/2 色谱峰两侧的拐点作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称为峰宽。 色谱分离原理 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与分子排阻色谱法。 吸附色谱法:利用被分离组分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能力不同,用溶剂或气体洗脱使组分分离。固定相为:固体(吸附剂) 分配色谱法:利用被分离组分在两相中的溶解度差别所造成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被分离。固定相为:液体。 离子交换色谱法:利用被分离组分在离子交换树脂上交换能力的不同使组分分离。固定相为:离子交换树脂。 分子排阻色谱法:利用被分离组分分子大小的不同导致在填料上渗透程度的不同使组分分离。固定相为:多孔性填料。 分配系数: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时的浓度之比。 CS为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Cm为平衡时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K:与组分、固定相、流动相的性质及温度有关。 容量因子:达到分配平衡后,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之比。 k:与组分、固定相、流动相的性质及温度有关;与两相体积有关。 (k比K更易测定,常用k代替K) kA≠kB 是分离的先决条件 混合物种两组份之所以能够分离,是因为两个组分的分配系数(K)或容量因子(κ)不等——被流动相携带移动的速度不等——差速迁移,从而被分离。 d=tR2 - tR1 R = 2d/(W1+W2) 分离度 R = 2(tR2 - tR1) /(W1+W2) 色谱法中的两个理论 塔板理论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越多,柱效越高;同样长度的色谱柱中的板高越小,理论板数越多,柱效越高。 理论塔板数的测算n=16( tR/W )2 =5.54( tR /Wh/2 )2 理论塔板高度H H =L/n 速率理论 A:涡流扩散项——填充柱填充的不均匀而引起的峰扩张 解决方法:小粒度、颗粒均匀的固定相,均匀填充 毛细管气相色谱可忽略此项 B/u:纵向扩散项——流动相的浓度梯度引起的峰扩张 解决方法:使用黏度大的流动相,增大流速。 液相色谱可忽略此项 Cu:传质阻抗项——由于溶质在两项的分布不平衡造成的峰扩张 解决方法:小粒度、低黏度的流动相,提高柱温 各种因素相互制约,优化实验条件以提高柱效。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药学基础知识班》
第6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ls_shooting_brake_brochure_cn.pdf
- VD21.pdf
- .CV512H-B42-10 Specification v1.0.pdf
- .cout&cin.pdf
- .CVD7.pdf
- 20110622213300625.pdf
- .Decomposing the association of completed suicide with air pollution,.pdf
- .Disjunctive Logic Programming and Possible Model Semantics.pdf
- .DIP-Ch4-20101025.pdf
- .DCH-4000P-C-080815.pdf
文档评论(0)